佛弟子文库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201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满后,与众多比丘欲往他国度化众生。此时须达长者向波斯匿王说:‘佛陀欲至他国游行教化,我们将有一段日子见不到佛陀,请国王写信派遣使者至佛陀住处,迎请佛陀到国内来接受大众的供养吧。’波斯匿王听了马上派遣使者前去。

使者手持信函来到竹林精舍致意问候,并在外遥望礼拜。但等了许久,都未能见到佛陀,于是使者至心祈请佛陀能慈悲应允供养之事,佛陀即欣然接受。使者回宫禀告波斯匿王后,波斯匿王立即命使者准备庄严的马车,前往迎请世尊,并乘此马车回宫受供。世尊回答说:‘我已有六种神通之神足通,另有七觉支为庄严的花蔓,八圣道为道路,以菩萨乘为车,有了这些神足车乘,所以不需乘坐国王的马车。’使者听后,还是再三祈请佛陀慈悲,能乘此马车前往王宫应供。

世尊为满使者之愿,于是乘上马车,以神通力令车驰聘空中飞行,抵达王舍城应供。当天晚上,使者因故命终,生至忉利天上,并且马上长大成八岁孩童的模样。天人心想:‘我有何福报能够生此天上?’即观察自己过去生有何作为?才发现原来自己曾为波斯匿王的使者,因殷勤劝请佛陀乘车前往王宫应供,以此福德因缘,所以得生天上。于是天人心怀感恩,头戴天冠、身披璎珞,以庄严之身手持香花,前往精舍供养佛陀。全身散发着光明的天人,照亮整个精舍,他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接着,世尊为其解说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使者心开意解,马上证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后返回天上。

是日清晨,有许多比丘前来请问佛陀,昨夜的光明是何因缘所生?佛陀告诉大众:是波斯匿王已故的使者,因为祈请的一念至诚善心,命终之后得生天上,现又来此供养我。’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六》

省思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正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智资粮,致成佛道。’

使者初到佛所请佛应供,虽未能见到佛面,但以一念恭敬之心遥望礼拜,并祈求佛陀慈悲哀愍接受,后又再三殷勤祈请佛陀搭乘国王马车前往王宫,其当下所显发的无疑信心、无垢净心、不杂烦恼心,即为自己种下无上福田之因,而得往生天上之果。 佛弟子若能时时以身、口、意清净三业供养三宝,获福必定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

孝顺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

【佛教词典】阿修罗四生

阿修罗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

【佛教词典】断烦恼欲

【断烦恼欲】 p1416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断烦恼欲?...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野狐禅「不落因果」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