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示:过去圣王在治理国家时,若成就七种法,便不会被怨家、盗贼所侵扰。哪七种法呢?首先,将城郭修建得极为高峻且齐整,是先王所成就的第一种法;第二种方法,是使城门牢固不坏;再者,令城外的护城河极深且广,是让此城邦永固的第三种方法;第四种方法,是储存许多稻谷、米粮,使其盈满于仓库中;再者,将城内储备丰饶的薪草,是巩固此城的第五种方法;而第六种方法,是在城内备齐各种器杖,各式战具也都备足;最后,拥有极为聪明高才,并且通晓人情,明白何时该罚、何时该调治的城主。如果一城邦具备以上的七种法,外敌则不能侵犯它。是故比丘们,一城的国主成就以上七法,外敌便无法靠近。

比丘也是如此,如果能成就七种法,魔王波旬便无法乘虚侵扰。是哪七种呢?比丘成就戒行,具足威仪,对于微细律仪尚且畏惧,更何况是根本大戒?这是比丘道业成就的第一之法,令魔王无法侵扰,如同城墙既高广且陡峻,无法被破坏。

其次,比丘们!眼根见色尘时,不起妄想执着亦不起念,具足眼根清净功德,无所缺犯漏失,如此善护于眼根。依此类推,耳朵闻声、鼻子嗅香、舌头尝味、身体触受、意缘法尘,亦复如是,不起妄想执着,具足意根清凊功德而无妄想,善护于意根。若是比丘成就此第二种法门,魔王波旬便无法侵扰,就像城郭的门户十分坚牢一样。

再则,比丘们!能够听闻佛法不令忘失,经常思惟正法教理,过去所薰修都能全然知晓,这就是比丘所成就的第三种法,令魔王波旬无法侵扰,就好比城郭外的护城河,既深且广。

还有,比丘们!能以各种方便,修习种种法门,初善、中善、竟善,都能具足清净,修清净梵行,这是比丘所成就的第四种法,如同城郭内有许多稻谷、米粮,让外贼不敢来侵犯。

其次,比丘们!思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殊胜功德并依之修行,无所脱漏,若是比丘成就此第五种法门,魔王波旬便无法侵扰,好比城郭内有许多薪草,外人不能来扰乱。

其次,比丘们!证得四神足,所作所为已无阻碍困难,若是比丘能成就此第六种法,魔王波旬便无法乘虚而入,就好像城内战具、杖器完备具足一样。

其次,比丘们!能分别五阴、六入、十八界,也能分别十二因缘所起之法,若是比丘能成就此第七种法,魔王波旬无法侵扰,如同城郭的主人,聪明高才,进退得宜,知道何时该收、调伏,何时该放下。

比丘也是如此,能够了知阴、持、入等种种过患。假使有比丘能成就以上七法,魔王波旬便无法侵扰。所以,比丘们!应当勤求正方便,了达阴、持、入及十二因缘,清楚明白当中的次第,便能超越魔扰,不居其中。比丘们!应当要如此去学习。

当时,诸位比丘听闻佛陀开示后,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三·等法品第三十九(四)》

省思:

佛陀以护城为喻,教示佛弟子以严守戒行、收摄六根、多闻佛法、修习善法、思惟禅定、修四神足、分别过患等七法守护身心此修行便能无所障碍、不为魔扰,如同国城不被盗贼所犯。《法句经》偈云:“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修行人守口摄意身莫犯,六根不攀缘六尘,便不会造作众业招感未来苦果。以坚固智慧,脚踏实地于因地精勤修习,最终定能成就无碍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

蜘蛛之丝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佛教词典】增上慧障

【增上慧障】 p1315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增...

【佛教词典】百法界

(术语)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互为相具,即百法界也。...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绝对不要去嫉妒,那个是人家的福报善缘

人与人相处,需要宽阔心怀去面对。小事情不要太在意,...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