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罗。一日,他从天上飞到祇洹精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这世间的人都在追求衣服、饮食、七宝、欲乐、官爵、国土,是否有珍宝反过来追逐人们呢?”世尊赞叹辟罗王子:“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确实有国土、珍宝、欲乐追逐人们的情形。”

辟罗太子又问:“称人心愿、圆满如意的因缘,时时随逐于人,是什么意思呢?”世尊回答:“一切行为的造作不出两种:一是行善即能得福;一是造恶则招感灾殃。无论是福德或是灾殃,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每一个人。”

辟罗太子说:“真是太殊胜了!诚如世尊所开示,我的前世曾在人间当过国王,因为心念生命无常,对身外之物无所眷恋,因而想广行布施。一日,群臣集会时宣告:‘我想要做一面大鼓,鼓声隆隆能广传百里。谁能为本王办好这件事呢?’

然而,大臣们纷纷答道:‘臣等无能为力!’这时候,一位名叫“匡上”的大臣,一向效忠朝廷,也是慈悲爱护百姓的好官吏,他上前对国王说:‘微臣可以办到!但是,需要一笔费用。’

国王说:‘太好了!你需要多少费用都没有问题。’于是开启国库,取出一大笔钱财交给匡上。

匡上将满车的财宝运送到王宫门外,并且鸣鼓昭告:‘今日我们仁德的国君,以大慈悲心广施天下,欲救济一切贫穷困苦之人,乃至供养修行之人衣食,凡有需要者,都可以到宫门外来领取财物。’

消息很快传遍四方邻国,穷人们纷纷背着婴儿、扶老携幼前来,络绎不绝的人潮,塞满了进城的所有道路,不时有人仰天欣叹:‘感恩仁德的大王啊!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今后终于有机会脱离挨饿受冻的日子了!’

一年后,国王诏问匡上:‘大鼓做好了吗?’大臣回答:‘大王!已经做好了。’国王又问:‘既然已经做好了,为何没有听到鼓声呢?’匡上禀白:‘请大王明日移驾至城里走一趟,就可以听到德音宣流的鼓声,响彻十方。’

翌日,国王的车队浩浩荡荡行入城中,发现到处都挤满了人,十分热闹。国王惊呼:‘城里为何这么多人呀?’匡上回答:‘去年大王命微臣制造大鼓,希望威音广传百里,大王仁德之声得以宣扬、远播四方。微臣心想:用枯木做的鼓架、死牛皮所做的大鼓,这样的鼓声并不足以宣扬仁王之威德。几经思量后,便将国王交给微臣的财宝,用来供养修行人衣食,救济孤苦贫穷。自从发出告示以来,四方邻国百姓都闻风而来,期待大王的甘露润泽,就如同饥饿的孩子渴慕慈母一般。’

国王听到之后,便问附近的民众:‘你们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恭敬顶礼后回答:‘我们从百里外来此。’有的说:‘我从两百里外而来。’还有人回答:‘我从万里外来的。’接着,大家纷纷禀白:‘圣明的大王!您广行布施,四方邻国人民蒙受德泽都无比欣喜,甚至不惜举家迁离故乡,投奔至此,期盼在您的恩泽庇护下,从此过着安定的生活。’

国王听了十分欢喜,说道:‘匡上,你做得太好了!之前我执着声名,希望藉由大鼓威震十方;现在我终于了解,国家动荡来自民心不安,就像身体有病,我应该施予医药才能治病,而臣下体察民生疾苦,因而广施粥饭扶贫济弱,使百姓咸获安乐、归附于我。’于是,国王宣告:‘以后只要是民生所需,都要尽力关照协助,不必再来询问我了!’

日后国王寿终,投生到天上,成为天妙王。天上寿尽,又下生人间做转轮圣王,所到之处都有七宝随行,侍从前后拥护。如今又投生到天上,成为天王的太子。这一切都是由于当时自己能严持净戒,又能慈悲救济一切众生,才能得到这种福报。只要我们能奉行佛陀教诫,端正身心言行,都能够获得这么殊胜的福报。”

佛陀劝勉辟罗太子:“人的所作所为,如‘影之随身,响之应声’,有因必有果,报应不爽呀!”辟罗太子闻佛开示,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省思: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凡夫追名逐利,不识因果,不明罪福,故佛陀说这样的行为是“枉功劳形”。所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佛弟子知因识果,故能从因地上断恶修善、趋吉避凶,古德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诚然,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在修善、利他中舍去我执、法执,如是修而无修,行而无行,一切无著,则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庄严菩提之道,成就真正自在、如意的生命风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

两家人的兴衰

前几天听一位同事讲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希望幻灭

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佛教词典】开废俱时

天台宗以开权、废权同时而无前后之分,称为开废俱时。...

【佛教词典】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罥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