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2020/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从来不超过一千块,为什么不能超过一千块钱呢?在一九八八、八九年那个时候,他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他说,将来往生以后打三堂普佛、火葬的费用,一千块钱够了。他有多的钱干什么呢?就统统用到印经书上。

广化寺比较早时创办佛经流通处,可谓千辛万苦。当时我陪着圆拙法师到省宗教局,申批一本叫《觉海慈航》的书。第二本申批的书叫《释迦如来成道记》,是带有画像的。这个书面和我们的杂志差不多大,这本书是美国宣化上人出资印的。

【故事二:穿衣从不讲究】

受弘一法师的影响,圆拙法师一直保持着节衣缩食的传统。他的生活非常朴素,不穿的衣服,马上就结缘送人。他自己穿的衣服特别破,磨损得很厉害。

给他洗衣服很简单,夏天一天要换两三次、四五次,一出汗就脱掉。衣服泡在清水里,也不能打肥皂,泡个五分钟、十分钟以后你就抓,啪啪……稍微抓两下,然后拿出来晒就行了。你不能搓的,因为他的衣服,一搓就破掉了。

后来宣化上人请他去传戒。第一次去,回来时宣化上人给了他不少好衣服,说他的衣服太破了,还是穿点好的吧。回来后他把上人送他的衣服给我,我说你自己留几件,留几件布料也好。他说不用了,你知道我今年几岁了!再过几年一死掉的话,人家看到你曾经穿过这件衣服,就吓得不敢要了,这是死人的衣服。我没穿过的话人家敢要,敢穿。我这个旧衣服无所谓的,死了以后衣服人家不要了,就当垃圾扔掉或者烧掉,也不值钱。老和尚就是这么一个心态。

【故事三:不别众食】

微细戒里面有一条戒叫别众食,他从来不这样做。

有一次圆拙法师生病,我看他实在是吃不下饭,就动了小脑筋,到了小食堂。广化寺当时的食堂是分开的,客人来时,专门有一个小食堂招待客人,每天有几个稍微好一点的菜。圆拙法师从来不吃小食堂的饭菜,都是吃大锅饭、大锅菜。能吃得下他就吃,吃不下,他的观点就是“我的业障来了”。法师一生都是这样的,从来不到小食堂去打菜。

我看到他病了几天,感觉到他身体可能不行,饭也吃不下,很心疼,就去小食堂里面打了一点菜。拿过去以后,圆拙法师当时没有马上吃,看了一下,说奇怪了,问这个是大食堂里打来的?我当时也不是要故意或恶意的隐瞒,而是一种心疼老和尚的心态,就说是的。

他说,今天大寮里的伙食怎么那么好?他还是吃了。吃了以后,他老跟我讲,这是最后一次,既然拿来了再倒回去也不好。他说大食堂里面没有那么好的菜,你以后绝对不可以干这种事情。

老和尚沉下脸来的表情非常难看,真的把我吓坏了。也就那一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了。

圆拙法师不仅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希望我们做到。后来我在泉州学戒的时候,也有意思。他有时候找我聊天,问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没关系的,我们有什么话都可以谈。当时我也比较傻傻的,老法师既然让我们谈生活,那我就谈了。我说好像菜的质量差了一点。

你知道当时老法师回了一句什么话吗?他问,你们现在饭至少还能吃得饱吧?我说,当然能吃得饱。他说,你们现在的条件和我当时的条件,差别太大了。你们至少饭还能吃得饱,我那时候跟弘一法师学戒的时候,饭都吃不饱。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1984年圆拙长老与梦参长老在广化寺

【故事四:不收徒弟】

当时广化寺那一带非常盛行收徒弟,而圆拙法师就不收徒弟。

有次我问他怎么不收徒弟,他说:“我哪有资格收徒弟。”

后来我就找旁边的一位老和尚打听此事,老和尚知道这个事情,就告诉我,老法师心里有一块石头,始终没有化解掉,没有放下来。什么事情呢?就是拙法师以前曾收过一个徒弟,但出家没几年就得了癌症死掉了,拙法师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认为是他这个师父没当好,没有照顾好徒弟的生活起居,所以让这个徒弟得了癌症死掉了。他始终觉得当师父有责任,就把这个徒弟的骨灰背在身上,背了将近四年。那么长的时间里,这个骨灰就一直背着,一年四季这个骨灰都不离身。不管走到哪里,都一直带着它,甚至上厕所也都带着。大家看着就很心痛。

福建的气候非常炎热,而他把徒弟的骨灰一直背在身上,别人劝他,总劝不了。后来,北京的林子青居士,要在泉州清源山建弘一法师的塔墓,提议圆老说,您一生敬仰弘一法师,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建弘一法师的塔,您弟子的骨灰,能不能放到这个塔里面去?让您的弟子和弘一法师在一起,这样您在心理上或许会安心了。圆老同意了,这样才算把身上这副担子放下。

他一生就收了这么一个徒弟。这是他对收徒弟的一种看法。

【故事五:做人要诚实,知错及时改】

圆拙法师也有自己的个性。譬如说件很简单的事情,当时我把他的开水瓶打坏了,他会生气,但一会时间就过去了,一下子就原谅你了。不小心打破了就打破了,他承受得了。

但是,当时有一个在广化寺很出名的法师,讲课讲得也很好,他犯了一个小错误,圆拙法师后来就没有原谅过他。事情是这样的:那个法师跟圆拙法师借了一本书,看完以后也还他了。

过了半年多,圆拙法师要找资料,查阅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页纸撕坏了。圆拙法师记起来最后借这本书的人是谁,就叫我过去问,那个法师也承认了。承认也不能被原谅了。

圆拙法师当时说了这样一些话:你当时马上跟我讲,我肯定会生气,但生气后我一下子就可以过去了,而你并没有及时告诉我,现在是我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你现在再承认,性质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他就讲,这个事情是不能原谅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慧眼,可不要乱说话。读了下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奇...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

【佛教词典】五智印

(一)据金刚顶义诀载,五智印即:(一) (hūj,吽),金...

【佛教词典】二种精进

(名数)一身精进,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二心精进,...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