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2024/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慧能大师1

1、惠能大师(公元638年—公元713年),中国禅宗六祖,开创了真正中国化的禅宗。

慧能大师2

2、惠能(今广东省新兴县)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戊戌岁二月初八日子时诞生于岭南新州,六祖大师诞生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

慧能大师3

3、六祖大师诞生后的当天黎明,便有两个僧人上门拜谒,专为大师取名,曰:“惠能”。取以法惠施,众生能作佛事之意。

慧能大师4

4、惠能诞后不食母乳,便有神人夜间前来灌饮甘露,养育惠能。

慧能大师5

5、惠能的父亲卢行瑫,原籍范阳,被降职而流放到岭南,不幸早逝。老母遗孤,移居南海,艰辛贫乏,惠能于市买柴。

慧能大师6

6、一日为客店送柴,见一客诵经,闻经语心即开悟,遂请问经名,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蕲州黄梅东山寺来,五祖弘忍在彼主化,门人千余。

慧能大师7

7、惠能闻说,欲往。宿昔有缘,乃蒙一客赠银十两,令充老母衣粮。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大师8

8、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慧能大师9

9、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是岭南人,惟求作佛。”祖言:“獦獠何堪作佛。”惠能曰:“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慧能大师10

10、五祖知其根器,恐有人妒害,更令勿言。著槽厂去,破柴踏碓,惠能亦知师意,安隐后院,令人不觉,经八月余。

慧能大师11

11、一日,五祖集诸门人,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求救?汝等各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传汝衣法,为六代祖。”

慧能大师12

12、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众所叹服。各忖呈偈亦无所益,必为神秀得。秀知众人意。思惟,我若不呈偈,和尚何知我见解深浅,终不得法。若呈偈,恐遭求名位之嫌。犹豫再三,便于三更,书偈于南廓壁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

慧能大师13

13、五祖知偈为神秀所作,三更唤秀入堂,曰:“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汝且去看一两日,更作一偈,将来吾看,若得入门,付汝法衣。”秀复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难安,行坐不乐。”

慧能大师14

14、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问诵何者偈,童子告曰:“大师欲传衣钵,令门人作偈。此偈为秀上座书于廊上,五祖令众诵修,免堕恶道。”能请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大师15

15、时有江州别驾张日用为惠能诵偈,能闻已,复请代书一偈,别驾异之。能言:“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别驾言:“汝诵偈,吾为书,若得法须先度我。”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大师16

16、众人见偈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惊怪,恐人损害,遂以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慧能大师17

17、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曰:“求道之人为法忘驱,当如是乎。”问:“米熟也未?”,能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杖击碓三下而去。

慧能大师18

18、能会祖意,三更入室。五祖以袈裟遮窗,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慧能大师19

19、能启祖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慧能大师20

20、祖知惠能悟本性,谓其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祖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说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大师21

21、复言:“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慧能大师22

22、惠能受衣钵后,祖令速去,恐人为衣钵害能。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曰:“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慧能大师23

23、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上船把舻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好去,努力向南。”

慧能大师24

24、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疾,祖曰:“无病,衣法已南传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遂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慧能大师25

25、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于众人先,追及惠能,能掷衣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隐身草莽中。

慧能大师26

26、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吾为法来,不为衣来。”能即出,盘坐石上。惠明礼已,请法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

在宗门下得了好处的人,那不是学来的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

我有神珠一颗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驴度桥,驴子踏上桥板时忽而失足跌...

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

天竺高僧善无畏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

【佛学漫画】一心三藏

虽言有“三”,实则也是直指“一实相”,就是指万法都...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佛教词典】鸠摩罗伽

(杂语)Kumāraka,又曰鸠摩罗。译曰童子。...

【佛教词典】摩愉伽蓝

【摩愉伽蓝】 p1335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摩诃伐那伽蓝西...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层妄想

今天,第二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打七期间就是在用功办道...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