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四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身念处品第七初

尔时,世尊游王舍城,在那罗帝婆罗门聚落,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身念处,初善、中善、后善,善义善味纯备具足,清净梵行,所谓身念处法门。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云何名为身念处法门?所谓内身循身观,比丘观已,则不住于魔之境界,能舍烦恼。如实观身,既得知见证如是法,我说是人涅槃所摄。如是比丘实见身已,不为诸恶之所乱也,能断眼耳鼻舌身意内染,及外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循身观,能到涅槃。如是比丘,眼虽见色,不生分别,不起染欲欢喜之心,如实观身,此身唯有发毛爪齿、薄皮脂血、筋肉骨髓、生藏熟藏、黄白痰癊、冷热风病、大肠小肠、屎尿不净、肝胆肠胃、脂髓精血、涕唾目泪、头顶髑髅。如是观身,随顺係念,若如是念,则不着色声香味触外境界也。

「初观眼色,如实见眼,但是肉抟,四大所成。云何行者如实观眼?观于眼根,此肉坚分,内有觉法,是名眼根肉抟内地界也。复观眼根肉抟之中,内有觉法——目泪湿等,是名眼根肉抟之中内水界也。复观眼根肉抟之中,内有觉法——有暖、有热,是名眼根肉抟之中内火界也。复观眼根肉抟之中,内风轻动,是名眼根肉抟之中内风界也。于内风界如实观察,耳鼻舌身随顺观察亦复如是,如是观已,于可爱色不生乐着,不为爱境之所破坏。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如此身者,念念生灭,生老病死,此身如幻,空无所有,无实无坚,如水泡沫,众苦集处、众苦所依、众苦之藏,如是身中无有少乐,一切皆苦、一切无常、一切破坏,衰变之法,磨灭不净。

「复次,修行者观身循身观。如是身者,孰为其本?云何顺行?谁为救护?云何而住?是比丘如实观察,复作是念:『如是身者,以业为本,由业顺行,业为能救。若集善业,生天人中。恶业相应,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如是身者,不净不坚,无常不住。』如是比丘如实观身,于爱欲中不复生念。

「复次,修行者如实观眼。如阎浮提人所有眼根,有虚空处得见色像,余方所见如是不耶?若诸弟子或闻我所说,或以天眼、智慧观察:阎浮提人见色之时,有眼、有色、有明、有空无碍、有意念心,五因缘故,而得见色;郁单越人则不如是,设无空处,亦得见色,犹如鱼等水中见色,郁单越人于山障外彻见无碍亦复如是。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耳之所闻爱不爱声,近则了了,远则不了,大远不闻;郁单越人则不如是。是比丘如实观于郁单越人耳之所闻,若近若远、若大若小、若爱不爱,以报胜故,而皆能闻。譬如日光,近远麁细、若净不净,光明悉照。郁单越人所闻音声亦复如是。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鼻根所闻,郁单越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郁单越人以报胜故,但闻众香,不闻臭气。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乳汁,其水犹存。郁单越人亦复如是,但闻众香,不闻臭气。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舌所得味,郁单越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阎浮提人上中下食,郁单越人则不如是。郁单越人无我所心,常自行善,自然粳米,其食一味,阎浮提人则不如是。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种种色身,郁单越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阎浮提人种种色身,郁单越人则不如是,以善业故,纯一色身,道等、身等,其色犹如阎浮檀金,其身圆直柔软端正,其报不比阎浮提人。阎浮提人无量种业,其行不同,是故则有无量种身、无量种色。

「如是比丘于二天下人世界中随顺观已,次观第三弗婆提国。如阎浮提人、郁单越人所有诸入,与弗婆提人诸入所见,为同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弗婆提人于黑闇中亦见众色,如阎浮提中猫虎兕马、角鵄之属,无光明处能见众色;弗婆提人亦复如是,于夜闇中如眼境界,能见一切麁细众色。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阎浮提人?如前所说,如阎浮提人所闻之音,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弗婆提人闻怖畏声,耳识所缘,尽一箭道,以福德故,不闻远处怖畏之声。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已,观三天下众生住处。如阎浮提人、郁单越人鼻识所缘,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弗婆提人昼所闻香,鼻识嗅已,夜亦如是,以报胜故。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郁单越人舌识知味,如是弗婆提人所得之味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弗婆提人一食赊卢迦,三日不饥。弗婆提人乃至命终,身无病恼,以法胜故;若临命终遇病五日,尔乃命终。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郁单越人身之形相,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弗婆提人其身圆满如尼俱陀树。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于三天下如实观已,观于第四瞿陀尼人所住之处。云何瞿陀尼人缘身境界?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眼识所缘山壁无碍,如于颇梨琉璃之中见众色像,瞿陀尼人亦复如是。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中、郁单越中、弗婆提中,三天下人闻声差别,瞿陀尼人耳识缘声,如是不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眼识闻声,如阎浮提中蛇虺之类眼中闻声,瞿陀尼人亦复如是,如隔障碍,闻众音声、见众色像亦复如是,以法胜故。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人、弗婆提人鼻识缘香,瞿陀尼人如是不耶?瞿陀尼人嗅香法异,眼等别缘。云何瞿陀尼人鼻识缘香?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若眼见色,即亦知香,若眼不见亦闻其香,以法胜故。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瞿陀尼人舌识缘味?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食于稗子、饮于牛味,如阎浮提人饮苷蔗酒、蒲桃之酒,瞿陀尼人饮牛五味,能令惽醉亦复如是。瞿陀尼人食于稗子,如阎浮提人食粳粮饭,充足饱满。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瞿陀尼人身之量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其身长短——半多罗树,如业相似,自业色身。

「复次,修行者思惟观察四天下中何等住处,性等相似、意等相似、行等相似?互对观察。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四天下众生心意,无有一人心意相似,无有一人行等相似,无有一人身等相似,一切无有一人相似。是名比丘随顺观身。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四天下人颇有一人无业无因来生不耶?无业藏耶?无业流转耶?颇有不行习欲法耶?如是比丘不见一人无业藏者,无有一人无业而生,无有一人无业流转,无有一人不习欲法,随所作业,或善或不善,随业受报,无有一人不为怨亲中人所摄。是名修行者随顺观身。

「复次,随顺观身。云何集业而得天身?云何天中受五欲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诸众生生四天王天处,受天五欲,眼视美色,不知厌足,或细或麁,自以天眼见万由旬,若化神通,能见无量百千由旬。如是修行者观天无量善业势力,四天王天所见色貌皆悉可爱,心生爱乐,不见恶色。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四天王天耳闻音声?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四天王天若闻天声,甚可爱乐,若以报耳闻三千由旬,若化神通,则能闻于二万由旬,所闻音声皆可爱乐。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四天王天鼻闻香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四天王天自报鼻根,闻于众香二百由旬,若化神通,闻于百千由旬之香。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四天王天舌根充满?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四天王天舌根无厌亦无不爱,如业所得,以善业故,于味不厌。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诸天身耶,若麁若细、若速疾行?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诸天身有大势力,神通微细,于一手中置五百天在手而住,各令诸天身不妨碍,亦不迫隘。譬如一室燃五百灯,其灯光明不相逼迫,诸天手中置五百天亦复如是不迮不妨。

「复次,诸天若化大身无量由旬,若好若丑,若有见者或怖不怖。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速行天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速行天一眴目顷能行无量百千由旬还至本处,随天忆念所往之处,无所障碍。若有所欲,皆悉具足,无能夺者,于一切处所得之物皆悉自在,于他无畏,无能为碍,天境界乐念念增长,以善业故,受五欲乐。是名行者随顺观身。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三十三天身耶?云何缘于境界受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三十三天如四天王天受境界乐。三十三天受于爱色声香味触,胜四天王天足一千倍。何以故?三十三天所作之业,胜爱大力可爱乐故,胜于四天王天所作业故。以三十三天所作业胜,是故四天王天不及上天,如是三十三天所受乐胜不可具说。是名修行者随顺观身。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观于地狱?地狱众生所受之身,谓活地狱、黑绳地狱、大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焦热地狱、大焦热地狱、阿鼻地狱。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诸众生所作之业——不可爱业、不喜乐业、不善之业,谓三种业,于身口意造集业故,堕地狱中。集恶业故,受地狱苦,于地狱中受诸剧苦,乃至恶业不尽终不得脱。是名修行者随顺身观。

「复次,修行者作是思惟:『作何等业堕于地狱?』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此众生习近杀害,乐习增长,以是因缘,堕活地狱。又见众生习近杀生偷盗,喜乐习近,增长斯恶,以此因缘,堕黑绳地狱。又见众生习近杀生偷盗邪淫,习近喜乐,增长斯恶,以是因缘,堕众合地狱。又见众生习近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习近喜乐,增长斯恶,以是因缘,堕叫唤地狱。又见众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劝人饮酒,以是因缘,堕大叫唤地狱。又见众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邪见,以是因缘,堕焦热地狱。又见众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以酒饮人、邪见不信,或破比丘、比丘尼戒,以是因缘,堕大焦热地狱。又见众生作五逆业五种恶业,以是因缘,堕阿鼻地狱。云何五逆?若有众生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若以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大恶业故,堕阿鼻地狱。思惟如是地狱业报,于诸众生起悲愍心。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云何众生堕饿鬼道?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无量饿鬼以悭嫉故,堕饿鬼中,在于地下五百由旬。无量饿鬼恶食、无食或食不净,互相食噉,饥渴所逼,受大苦恼,上雨大火以烧其身。此诸饿鬼随恶业故,受如是苦。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畜生道,彼见无量种种畜生,略说三处:一者水行,所谓鱼等;二者陆行,所谓象马牛羊、麞鹿猪等;三者空行,所谓无量众飞鸟等。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于畜生有几种生?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诸畜生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胎生,所谓象马水牛、牛羊之类;二者卵生,所谓蛇蚖鹅鸭、鸡雉种种众鸟;三者湿生,蚤虱蚊子之类;四者化生,如长面龙等。是修行者如实观畜生已,若天若人、若地狱饿鬼畜生,不见一处不为恩爱别离所恼,一切众生轮转生死,或作怨家或为亲友,无有一处不生不灭。如是比丘于生死处不生爱心,如是心不喜乐,如是厌离不随,如是破坏,如是灭法,不可久住一切众生众苦之处。是故比丘生死之中多苦少味、无常破坏,当应厌离,厌离生死便得解脱。

「如是那罗帝婆罗门聚落比丘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内身——于此身中分分不净。如实见身,念念思惟,从头至足循身观察。是修行者初观头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头髑髅以为四分,于头骨内自有虫行,名曰脑行,游行骨内,生于脑中,或行或住,常食此脑。于髑髅中复有诸虫住髑髅中,若行若食,还食髑髅。复有发虫住于骨外,食于毛根,以虫瞋故,令发堕落。复有耳虫住在耳中,食耳中肉,以虫瞋故,令人耳痛或令耳聋。复有鼻虫住在鼻中,食鼻中肉,以虫瞋故,能令其人饮食不美;脑涎流下,虫食脑涎,是故令人饮食不美。复有脂虫生在脂中,住于脂中,常食人脂,以虫瞋故,令人头痛。复有续虫生于节间,有名身虫住在交牙,以虫瞋故,令人脉痛犹如针刺。复有诸虫名曰食涎,住舌根中,以虫瞋故,令人口燥。复有诸虫名牙根虫,住于牙根,以虫瞋故,令人牙疼。是名内修行者循身身观,是十种虫,住于头中。

「复次,修行者观身循身观。头肉中有几骨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髑髅骨头有四分,额骨、颊骨合有三分,鼻骨一分。交牙二骨,颐有一骨,牙齿合有三十二骨,齿根亦尔。咽喉二骨,如是项中有十五骨。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云何头肉以食增长,和合有觉?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观:于头肉则有四分,两颊二分,咽喉及舌肉段一分,上下两脣及其两耳皮肉四分。其舌根者,名为脉肉,贪嗜上饍,乐于六味。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有何等虫?住在何处?作何等业,或病或安?彼以闻慧或以天眼:初观咽喉,咽喉有虫,名曰食涎,咀嚼食时,犹如呕吐,唌唾和杂,欲咽之时,与脑涎合,喉中涎虫共食此食,以自活命。若虫增长,令人瘶病。若多食腻或多食甜,或食重食或食醋食,或食冷食,虫则增长,令人咽喉生于疾病。观涎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唾虫能消诸唾,或能为病或令安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消唾虫住咽喉中,若人不食如上腻等,虫则安隐,能消于唾,于十脉中流出美味,安隐受乐。若人多唾,虫则得病,以虫病故,则吐冷沫,吐冷沫故,胸中成病。观唾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吐虫,云何令人安隐疾病?住在何处?食何等食?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于吐虫住人身中,住于十脉流注之处。若人食时,如是之虫从十脉中,踊身上行至咽喉中,即令人吐,令人生于五种呕吐。何等为五?一者风吐;二者阴吐;三者唾吐;四者杂吐;五者蝇吐。若虫安隐,食则调顺,入于腹中。

「云何吐虫生于风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食轻冷,若无腻食,则发风病,令人大小便利难通,眼不能睡。风入咽喉,风动吐虫,以此过故,是名风吐。观吐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云何吐虫令人吐阴?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人食辛,醎热和合,令人发热,恼于吐虫,从其住处动而上行,令人吐阴。观吐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云何吐虫令人吐唾?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人食于甜冷重食、腻滑之食,或食已睡眠,令唾增长,唾增长故,唾虫增长,为咽喉病,令身沉重,则有冷唾。观吐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云何吐虫生于杂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食轻冷无腻之食、辛酢醎食、滑冷重腻,能令吐虫行咽喉中,以是三过,能令人吐。观吐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云何蝇吐令人呕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蝇食不净故,蝇入咽喉,令吐虫动,则便大吐。观吐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醉味虫行于舌端乃至命脉,于其中间或行或住,微细无足。若食美食,虫则惽醉增长,若食不美,虫则萎弱。此虫食时如蜂食花,微细甜味以用作蜜,嗜味虫食亦复如是。然其所食虽复微细亦得充足,若虫得味,我亦如是得此食味;若虫忆食,我亦忆食;若我不食,如是醉虫则亦病苦,不得安隐。观醉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内身循身观。观放逸虫,云何此虫为我病恼或作安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放逸虫住于顶上,若至脑门,令人疾病;若至顶上,令人生疮;若至咽喉,犹如蚁子,满咽喉中;若住本处,病则不生。是名观于放逸之虫。观放逸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贪嗜六味之虫,云何病恼?云何安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六味虫所贪嗜者,我亦贪嗜,随此味虫所不嗜者,我亦不便。若得热病,虫亦先得如是热病,以是过故,令于病人所食不美,无有食味。观味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抒气虫住于顶下,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抒气虫以瞋恚故,食脑作孔,或咽喉痛或咽喉塞,咽喉风噎,生于死苦。此抒气虫共咽喉中一切诸虫,皆悉撩乱,生诸病恼。此抒气虫常为唾覆,其虫短小,有面有足。观抒气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憎味虫住于头下咽喉根中。云何此虫为我病恼或作安隐?彼见:此虫憎嫉诸味,唯嗜一味,或嗜甜味,憎于余味;或嗜酢味,憎于余味;或嗜辛味,憎于余味;或嗜醎味,憎于余味;或嗜苦味,憎于余味;或嗜醈味,憎于余味;随所憎味,我亦憎之,随虫所嗜,我亦嗜之。舌端有脉,随顺于味,令舌乾燥。以虫瞋故,令舌[病-丙+习][病-丙+习]而肿或令咽喉即得瘶病。若不瞋恚,咽喉则无如上诸病。观憎味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见:嗜睡虫其形微细,状如牖尘,住一切脉,流行趣味,住骨髓内,或住肉内或髑髅内,或在颊内或齿骨内或咽骨中,或在耳中或在眼中,或在鼻中或在须发。此嗜睡虫风吹流转,若此虫病,若虫疲极,住于心中。心如莲花,昼则开张,无日光故,夜则还合,心亦如是。虫住其中,多取境界,诸根疲极,虫则睡眠,虫睡眠故,人亦睡眠。一切众生悉有睡眠,若此睡虫昼日疲极,人亦睡眠。观睡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见:有肿虫行于身中,或住头中或住项中,行于血中或行脂中,其身微细,随饮血处则有肿起[病-丙+习][病-丙+习]而疼。或在面上或在项上,或在咽喉或在脑门,或在余处,所在之处能令生肿,若住筋中则无病苦。观肿虫已,如实知身。

「如是那罗帝婆罗门长者、聚落比丘修行者观虫种类,从于头中、舌耳脑门、毛孔发中、皮肉骨血筋脉之中如实观之,既观察已,于舌味中生厌离心,于后生处不复爱味,于无量无边由旬爱缚味海能生厌离。以厌离故,不为食爱之所乱恼,不复亲近豪贵长者,离于多欲,于食知足,取得支身。以是义故,不嫉他人得供养利,不乐多言、不乐住寺,不起身慢,不生色慢,不恃衣服而生憍慢,不恃袈裟钵盂而生憍慢,不恃弟子而生憍慢,不恃聚落而生憍慢,不恃亲里而生憍慢,独一无贪,远离尘垢,住寂静处,近于涅槃。若贪嗜美味,没于味海,为魔所摄,去涅槃远。是修行者观诸虫已,于味厌离,不贪饮食。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如实观于嵴骨。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嵴有四十五骨,胸十四骨,左右脇肋各十二骨,节亦如是,胞骨亦然。如是分别观骨节已,复观从肩至髋几分肉脔?如是左右各十二脔。作是观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有几许筋,连缀系缚?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左右脇除于皮肉,一百细筋以为缠缚。观筋缠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此身从膊至髋有几许脂?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自见己身:以食因缘,脂则增长;以食因缘,令脂损减。极羸瘦人——摩伽陀等,有五两脂。既观察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我此身有几许水?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自见:身中有十掬水,从毛孔出,名之为汗。于诸根中,眼则出泪,名为湿界。以食因缘,脂血增长。观身水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其身中几许粪秽?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身中有七掬屎,有六掬唾。作此观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我身中几许痰癊及尿?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身中五掬黄癊,尿有四掬,除其病时,或增或减。如是观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我身中几许脂髓、不净秽精?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身中十二掬脂,髓有一掬,精有一掬。如是观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其身中有几许风?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身空处有三掬风。如是观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其身中几脉常流,饮食消化?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身中有十三脉,若脉流注,令身肥悦。譬如桔槹汲水流注溉灌,令其增长,身脉溉灌亦复如是。何等十三?一名命流脉;二名随顺流脉;三名水流脉;四名汗流脉;五名尿流脉;六名粪流脉;七名十流脉;八名汁流脉;九名肉流脉;十名脂流脉;十一名骨流脉;十二名髓流脉;十三名精流脉。观流脉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如彼流脉与谁为本,令身肥悦,复有诸虫处处遍行?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命流脉,心为其本;随顺流脉,两脇为本;水流脉者,生脏腭心以为根本;汗流脉者,毛根及脂以为根本;尿流脉者,根胞为本;粪流脉者,熟藏下门为本;十流脉者,咽喉及心以为其本;汁流脉者,肺为其本;肉脂流脉者,筋皮为本;骨流脉者,一切续节为本;髓精流脉者,卵及身根为本。如是行者观流脉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观身循身观。有何等虫何处流行,或为疾病或为安隐,从于髋骨乃至遍身?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十种虫至于肝肺,人则得病。何等为十?一名食毛虫;二名孔穴行虫;三名禅都摩罗虫;四名赤虫;五者食汁虫;六名毛灯虫;七名瞋血虫;八名食血虫;九名[病-丙+习][病-丙+习]虫;十名酢虫。此诸虫等,其形微细,无足、无目,行于血中,痛痒为相。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一一诸虫在于身中,为何所作?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食毛虫若起瞋恚,能噉须眉,皆令堕落,令人癞病;若孔行虫而起瞋恚,行于血中,令身麁澁,顽痺无知;若禅都摩罗虫流行血中,或在鼻中或在口中,令人口鼻皆悉臭恶;若其赤虫而起瞋恚,行于血中,能令其人咽喉生疮;若食汁虫而起瞋恚,行于血中,令人身体作青痶痪,或黑或黄痶痪之病;若毛灯虫起于瞋恚,血中流行,则生病苦,疮癣热黄,疥癞破裂;若瞋血虫以瞋恚故血中流行,或作赤病,女人赤下,身体搔痒,疥疮脓烂;若食血虫瞋而生病脑,头旋回转,于咽喉中口中生疮,下门生疮;若[病-丙+习][病-丙+习]虫血中流行,则生疾病,疲顿困极,不欲饮食;若酢虫瞋恚,亦令其人得如是病。如是一切诸虫及其种类,既观察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十种虫行于阴中。何等为十?一名生疮虫;二名刺虫;三名闭筋虫;四名动脉虫;五名食皮虫;六名动脂虫;七名和集虫;八名臭虫;九名湿虫;十名热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何等虫住我身中,或为疾病或为安隐?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于:疮虫随有疮处,诸虫围绕噉食此疮,或于咽喉而生疮病。观疮虫已,如实知身。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于刺虫作何等病?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于:刺虫若生瞋恚,令人下痢犹如火烧,口中乾燥,饮食不消,其身刹刹,水入熟藏,昼夜不睡,于熟藏中挠搅粪秽令尿冷等,与尿和合,住如是处,作下痢病,令不忆食劣弱不健;若人愁恼,虫则欢喜,啮人血脉以为衰恼,或下赤血或不消下痢。如是观刺虫已,如实知身。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四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亦名生死变识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佛说谏王经

佛说谏王经 宋安阳侯沮渠京声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解忧经

佛说解忧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碧岩录序 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

【注音版】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大乘玄论

大乘玄论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谛义有十重。  第一标大...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

【注音版】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 阿难白佛言:「有...

【注音版】弘一法师:受八关斋戒法

依《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录出...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推荐】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

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内短期受...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回向的意义

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