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八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业品第五之一

此中一类随顺造恶。怯难论者作如是言。如上所陈。诸内外事多种差别非业为因。现见世间果石等物众多差别无异因故。谓从一种有多果生。无种为先有石等异。为对彼执故立宗言。颂曰。

 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

论曰。定由有情净不净业。诸内外事种种不同。云何知然。见业用故。谓世现见爱非爱果。差别生时定由业用。如农夫类由勤正业有稼穑等可爱果生。有诸愚夫行盗等业。便招非爱杀缚等果。复见亦有从初处胎不由现因有乐有苦。既见现在要业为先。方能引得爱非爱果。知前乐苦必业为先。故非无因。诸内外事自然而有种种差别。别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即是由思所等起义。应知思者即是意业。思所作者即身语业。如是二业于契经中。世尊说为三。谓身语意业。如是三业随其次第。由所依自性等起故建立。此中已说意业自性。谓即是思。思如前辩。身语二业自性云何。颂曰。

 此身语二业  俱表无表性

论曰。应知如是所说诸业中。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故本论言。云何身业谓身所有。表及无表。云何语业谓语所有表及无表。复有何缘。唯身语业表无表性。意业不然。以意业中无彼相故。谓能表示故名为表。表示自心令他知故。思无是事故不名表。由此但言。身语二业能表非意。意无表故无表亦无。以无表名遮相似故。是表种类。然不能表立无表名。顺正理中别释无理。谓无相续所依心故。为身语动是表业耶。不尔云何。颂曰。

 身表许别形  非行有为法
 有刹那尽故  应无无因故
 生因应灭故  无决定因故
 地等无异故  了相有别故
 取不待余故  相违因别故
 有灭不灭故  许别有微故
 非二根取故  彼定意境故
 分别坚等已  长等智方生
 一面触多生  比知有长等
 于多触聚中  定有长等故
 同故过同故  语表许言声

论曰。发毛等聚总名为身。于此身中有心所起。四大种果形色差别。能表示心名为身表。如思自体。虽刹那灭而立意业。于理无违。如是身形立为身业。不立显色及大种等为身表者。表通三性。此等皆唯无记性故。又显色等不随作者。欲乐生故。又设离心亦得生故。表必待心方得生故。若大种等一心所生。如体有差别。法亦应尔故。然不可谓一心所生有差别体成差别性。复云何知身语二业有善不善。契经说故。如契经言。诸有染污眼耳所识法。彼具寿为非诸有清净眼耳所识法说亦如是。复云何知四大种等唯无记性。亦由经说。如契经言。或有一类身住十年。乃至广说说心意识异灭异生。故大种等唯无记性。虽诸行法因果无间。异方生时。约世俗说名为行动。亦名表业。而身表业必是胜义。非一切行实有行动。以有为法有刹那故。非诸行体转至余方。乃有灭义。以有为法是处才生即还谢灭。刹那何谓。谓极少时此更无容前后分析。时复何谓。谓有过去未来现在分位不同。由此数知诸行差别。于中极少诸行分位。名为刹那。故如是说。时之极促故名刹那。此中刹那但取诸法有作用位。谓唯现在。即现在法有住分量。名有刹那。如有月子。或能灭坏故名刹那。是能为因灭诸法义。谓无常相能灭诸法。此俱行法名有刹那。复如何知诸有为法皆刹那灭必不久住。以诸有为后必尽故。现有灭法。有待客因。既不待客因才生已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主因等故。既见后有尽。知前念念灭。若谓不然。世现见故。谓世现见薪等先有。由后与火客因合时。便致灭无不复见故。定无余量过现量者。故非诸法灭皆不待客因。岂不应如铃声灯焰。如彼声焰虽离手风。刹那刹那由主因灭。而手风合余不更生。后声焰无不复可取。如是薪等由主灭因。令念念灭后与火合。便于灭位不作余因。以后不生不复可取。是故此义由比量成。非现量得。何谓比量。谓应如生无无因故。以有为法不见不待客主二因而得生者。谓羯剌蓝芽牆识等。必待精血水土根等外缘资助。然后得生。若待客因薪等灭者。则有为法应并如生。要待客因然后得灭。而世现见觉焰音声。不待客因由主因灭故一切行灭。皆不待客因。由此诸有为才生已即灭。灭因常合故。刹那灭义成。又若薪等灭火合为因。于熟变生中有下中上。应生因体即成灭因。所以者何。谓由火合能令薪等有熟变生。中上熟生下中熟灭。即生因体应成灭因。然理不应。因彼此有即复因彼此法成无。若谓焰生不停住故无斯过者。理亦不然。体类不殊无决定理。能为生灭二种因故。且于火焰差别生中。容计能生能灭因异。于地水酢灰雪日合。能令薪等熟变生中。如何计度生灭因异。故诸法。灭不待客因。但由主因令诸法灭。由如是理证。刹那灭义成是故有为皆无行动。无行动故。所说身表是形差别。其理极成。云何知形显外别有。以形与显了相别故。若形即用显色为体。了相于中应无差别。既有长白二了相异。故于显外别有形色。现见有触同根所取。了相异故体有差别。如坚与冷或煖与坚。如是白长虽同根取。而了相异故体应别。是故显形其体各异。又诸形色体必非显。以不待显能取形故如不待余显有余显觉生。二显相望各别有体。既有形觉不待显生。故知显形定别有体。又相违因有差别故非体无异可有与此。与彼相违二因差别。若必不并说名相违。相违即因二法有此。相违因异。故体应别。现见世间。相违因异。体必有别。如心受等。同种类法必不并故。虽显与形同居一聚。而见形显有坏有存。故知相违因有差别。非体无异。可由相违因有差别有存有坏。是故形显体别义成。然心受等虽有差别相违因义。而互为因方得生故。存坏必等。又显与形有灭不灭。故知二法体别理成。现见世间名别体一。定无一灭一不灭义。如即火界亦名为煖。既见显形虽同一聚。而有一灭一不灭时。故知显形定别有体。若谓形色无别极微如显极微故非实者。亦不应理。许形极微如显有故。非不实有。如诸显色。一一极微。无独起理。设有独起。以极细故非眼所得。于积集时眼可得故。证知定有显色极微。形色极微亦应如是。宁独不许有实极微诸有对色所积集处。皆决定有极微可得。既于聚色差别生中。有形觉生犹如显觉。是故定应别有如种。能成长等形色极微。非显极微即成长等。假所依坏。假必坏故。以假用实为自体故。若显极微成麁显色及形色者。则一聚中显色坏时。形亦应坏。所依一故。如诸显色。既见显坏形色犹存。故知显形所依各别。所依既别。体别理成。经主此中作如是难。若谓实有别类形色。则应一色二根所取。谓于色聚长等差别眼见身触俱能了知由此应成二根取过。理无色处二根所取。然如依触取长等相。如是依显能取于形。此难不然。非许长等诸假形色二根取故。以彼长等诸假有法。定是意识所缘境故。一切假有唯是意识所缘境界。如前已辩能成长等如种极微。如是安布说为长等。是无分别眼识所取。非身能取。如是形色如依身根。了坚湿等。了长短等。不如是故。以非闇中了坚湿等。即于彼位或次后时。即能了知长短等相。要先分别坚等相已。然后长等比智方生。故长等形非身根境。谓于一面触多生中。依身根门分别触已。方能比度知触俱行。眼识所牵意识所受。如是相状差别形色。如见火色及嗅花香。能忆俱行火触花色。经主于此复作是言。诸有二法定不相离。故因取一可得念余。无触与形定不相离。如何取触能定忆形。此亦非理。现见世间诸触聚中有形定故。谓形于触虽无定者。而于一面多触生中定有长色。于一切处触遍生中定有圆色。如是等类随应当知。是故所引同喻成立。又此与彼义应同故。谓煖触于色及白色。于香亦无有定如形于触。不应因彼火色花香。便能念知火触花色。故非由此能遮遣形。异于显色别有体义。又显同形应有过故。谓眼喉中亦得烟触。或时以鼻嗅彼烟香。因此了知烟中显色。亦应显色二根所取。非实物有如依身根。了诸触已知长等相。是故身表是别形色。实有义成。语表业云何。谓言声为体。离声无别语能表故。非如身意离业别有。以语业名依体立故。如是已辩二表业相。无表业相初品已辩。定应许此是实有性。所以者何。颂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论曰。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二者有色无见有对。三者有色无见无对。除无表色。更复说何为此中第三无见无对色。由是无表实有理成。又契经中说。有无漏色。如契经说。无漏法云何。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是名无漏法。除无表色。何法名为此契经中诸无漏色十有色界。佛于经中一向说为有漏性故。由此无表实有理成。又契经说。有福增长。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无依亦尔。除无表业。若起余心或无心时。依何法说福业增长。无依福中。既无表业。宁有无表谁言此中。无有表业。理应有故。谓闻某处某方邑中现有如来或弟子住生欢喜故福常增者。彼必应有增上信心。遥向彼方敬申礼赞。起福表业及福无表。而自庄严希亲奉觐。故依无表说福增长。又非自作但遣他为。若无无表业。不应成业道。以遣他表非彼业道摄。此业未能正作所作故。使作所作已。此性无异故。然由先表及能起思为加行故。后时教者虽起善心。多时相续仍有不善。得相续生使所作成。时有力能引如是类大种及造色生。此所造色生。是根本业道。即彼先表及能起思现在前时为因。能取今所造色为等流果。于今正起无表色时。彼在过去能与今果。唯彼先时所起思业。于非爱果为牵引因。彼业道生能为助满。令所引果决定当生。无表若无此应非有。又若无无表。应无八道支。以在定时语等无故。由此无表实有理成。此无表名。为目何体。目远离体。远离非作非造。无表一体异名。非唯遮作即名无表。如世间说非婆罗门。世共了知别目一类。业为因故。如彩画业。此无表色亦立业名。因表因思而得生故。为诸无表皆二力生。不尔云何唯欲界系。所有无表可由强力二因所生。以欲界思非等引故。离身语表无有功能。发无表业静虑俱思定力持故。不待于表有胜功能发无表业。由此无表虽无作相。作为因故亦得业名。无表与表俱所造色。所依大种为异为同。颂曰。

 此能造大种  异于表所依

论曰。无表与表虽有俱生。然能生因大种各异。麁细两果因必异故。生因和合有差别故。一切所造色多与生因大种俱生。然现在未来。亦有少分。因过去者。少分者何。颂曰。

 欲后念无表  依过大种生

论曰。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谓欲界所系。初念无表与能造大种俱时而生。此大种生已。能为一切未来自相续无表生因。此与初刹那无表俱灭已。第二念等无表生时。一切皆是前过去大种所造。此过大种为后后念无表所依能引发故。与后后念无表俱起。身中大种但能为依。此大种若无。无表不转故。如是前俱二四大种。望后诸无表。为转随转因。譬如轮行因手依地。手能引发地但为依。前俱大种应知亦尔。大种通五地。身语业亦然。何地身语业。何地大种造。颂曰。

 有漏自地依  无漏随生处

论曰。身语二业略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若有漏者。五地所系。欲界所系。身语二业。唯欲界系。大种所造。如是乃至第四静虑身语二业。唯是彼地大种所造。若无漏者。依五地身随生此地应起现前。即是此地大种所造。以无漏法不堕界故。必无大种是无漏故。由所依力无漏生故。表无表业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颂曰。

 无表无执受  亦等流情数
 散依等流性  有受异大生
 定生依长养  无受无异大
 表唯等流性  属身有执受

论曰。今此颂中先辩无表。诸无表业略有二种。定不定地有差别故。然其总相皆无执受。与有执受相相违故。唯善不善故。非异熟生。无极微集故。非所长养。有同类因故。有是等流。亦言为显有刹那性。谓初无漏俱生无表。待识生故有情数摄。若就差别分别所依。不定地中所有无表。等流有受异大种生。异大生言。显身语七一一是别大种所造。定生无表差别有二。谓诸静虑无漏律仪。此二俱依定所长养。无受无异大种所生。无异大言。显此无表七支同一具四大种所造。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余义皆与散无表同。谓有情数及依等流。有受别异四大种起。何缘散地所有无表能造大种。唯等流性定地无表所长养生。以殊胜心现在前位必能长养大种诸根。故定心俱必有殊胜长养大种。能作生因造定心俱。所有无表散地无表。因等起心不俱时故。在无心位亦有起故。所依大种唯是等流。因等起心不能长养。能生无表诸大种故。若尔散地无表所依。谁等流果。有作是说。是次前灭大种等流。能造无对所有大种。非造有对大种等流。果有细麁。种类别故。如是说者。从无始来。定有能造无对造色。已灭大种为同类因。能生今时等流大种。造有表业。大种亦应是无始来同类大种之等流果。非从异类。定生无表所依大种无执受者。定心果故。必无爱心。执此大种。以为现在内自体故。又此大种无有其余执受相故。名无执受。散地无表所依大种有执受者。散心果故。以有爱心执为现在内自体故。如显色等所依大种系属依身而得生故。亦可毁坏。外物触时可生苦乐。何缘定心所生无表。是无别异大种所生。散无表生依别异大。定生无表七支相望展转力生同一果故。唯从一具四大种生。散此相违故依异大。若散无表同一生因。随越一时应越一切。定生无表七支相望。生因既同。必顿舍故。岂不如对一切有情相续所生远离杀戒。虽同一具大种所生。非越一时顿越一切。七支相对。理亦应然。此例不然。彼虽一具大种所造。然其所对一一有情相续异故。若七支戒无异大生。所对有情相续既一。何缘越一非越一切。是故此彼为例不齐。若尔此应同命根理。如命根体为具身依。身不具时亦为依止。故身虽缺随有余根。命犹能持令不断坏。如是一具大种为因。能生七支具不具果。故支虽缺随有余支。大犹能持令不断坏。此亦非例。以彼命根先与缺身俱时而起。中间有与具身俱生。后缺减时复有俱起。故于具缺各别任持。大种不然。一具大种为一相续。无表生因若与七支为生因者。未常暂与缺支俱生。如何缺一时。持余令不断。即由此理从无贪等为因所生离杀等戒。虽有对一有情相续而越一时。非越一切。以是各别大种果故。大种别者。果类别故。虽对别异有情相续发多无贪所生无表。而但一具大种为因。以所生果类无别故。由是若对一有情身。一具七支生因同者。则随越一应越一切。前所设难其理善成。故散七支依别大种。如天眼起非坏本形。表色生时理亦应尔。故虽身表在身中生。而无异熟色断已更续过。亦无一具大种聚中有二形色俱时起过。以诸身表别有等流大种新生为所依故。随依身分表色生时。此一分身应大于本。大及形色极微增故。然不现见其理如何。有释此言。以表及大相微薄故。如染支体。然不见有大相可得。有说身中有孔隙故。虽得相容纳而不大于本。已辩业门略有二种。谓思思已业差别故。复有三种。谓身语意业差别故。复有五种。谓身语二各表无表及思唯一业差别故。如是五业性及界地建立云何。颂曰。

 无表记余三  不善唯在欲
 无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无有覆表  以无等起故

论曰。无表唯通善不善性无有无记。所以者何。是强力心所等起故。无记心劣无有功能。为因等起引强力业。令于后后余心位中及无心时亦恒续起。所言余者。谓二表及思三。谓皆通善不善无记。于中不善在欲非余。有不善根无惭愧故。善及无记随其所应。三界皆有不别遮故。欲色二界皆有无表。决定不在无色界中。以无色界中有伏色想故。厌背诸色入无色定。故彼定中不能生色。或随何处有身语转。唯是处有身语律仪。无色界中无身语转。故彼无有身语律仪。毗婆沙师作如是说。为治恶戒故起尸罗。唯欲界中有诸恶戒。无色于欲具四种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所依远者。谓于等至入出位中。等无间缘为所依体无容有故。行相远者。谓无色心毕竟无能。于欲界法作苦麁等诸行相故。所缘远义。类此应知。由无色心但能以下第四静虑有漏诸法。为苦麁等行相所缘。对治远者。谓若未离欲界贪时。必定无容起无色定。能为欲界恶戒等法。厌坏及断二对治故。非不能缘可能厌坏。故无色界无无表色。表色唯在二有伺地。谓通欲界初静虑中。非上地中可言有表。说有伺者。为显一切初静虑中遍有表业。若于上地表业全无。语表既无。何有声处。有外大种为因发声不遮外声。故无有失。有余师说。上三静虑亦有无覆无记表业。理必应然。上三地中起三识身。既无有失。如何不起发表业心。然善染心上不起下。下善下染劣故断故。由是生上无善染表。前说为善。所以者何。虽彼现前非彼系故。有覆无记表欲界定。无唯初静虑中可得说有。曾闻大梵有诳谄言。谓自众中为避马胜所徵问故矫自叹等。复以何缘二定以上都无表业。于欲界中无有有覆无记表业。以无发业等起心故。有寻伺心能发表业。二定以上都无此心。虽起下地心发身语表。然如识身等非上地系。又发表心唯修所断。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以欲界中决定无有有覆无记修所断惑。是故表业上三地都无。欲界中无有覆无记表。为但由等起令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尔云何由四种因成善性等。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何法何性。由何因成。颂曰。

 胜义善解脱  自性惭愧根
 相应彼相应  等起色业等
 翻此名不善  胜无记二常

论曰。胜义善者。谓真解脱。以安隐义。说名为善。谓涅槃中众苦永寂。最极安隐犹如无病。此由胜义安立善名。是故涅槃名胜义善。或真解脱是胜是义。得胜义名。胜谓最尊无与等者。义谓别有真实体性。此显涅槃无等实有。故名胜义。安隐名善。是善常故。自性善者。谓惭愧根。以有为中唯惭与愧。及无贪等三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性是善犹如良药。相应善者。谓彼相应。以心心所要与惭愧善根相应方成善性。若不与彼惭等相应。善性不成。如杂药水。等起善者。谓身语业。生等及得二无心定。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立等起名。如良药汁所引生乳。因异类心亦起诸得。如因静虑得通果心。胜无记心现在前故。得诸染法。胜染污心现在前故。得诸善法。此等如何成善等性。以就彼法俱生得故。密作是言。非异类心不作缘起。故无有失。虽异类心亦为缘起。而成善等。非待彼心。或复因彼诸得等起。即待彼故成善等性。故得由等起成善等性异。如说善性四种差别。不善四种与此相违。云何相违。胜义不善。谓生死法。由生死中诸法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犹如痼疾。自性不善。谓无惭愧三不善根。由有漏中唯无惭愧及贪瞋等三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是不善。犹如毒药。相应不善。谓彼相应。由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性。异则不然如杂毒水。等起不善。谓身语业生等及得。以是自性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引生乳。若尔应无一有漏法。是无记或善皆生死摄故。一切皆应是不善摄。虽据胜义。理实应然。而于此中约异熟说。诸有漏法若不能记异熟果者。立无记名。于中若能记爱异熟。说名为善。如善不善既有胜义。亦有胜义无记法耶。亦有。云何。谓二常法。以非择灭及太虚空。更无异门。唯无记性。是故独立胜义无记。无别自性相应等起。无一心所。唯无记性与无记心偏相应故。设方便立自性等三。亦摄不尽。无记多故。由是无记唯有二种。一者胜义。二者自性。有为无记是自性摄。不待别因成无记故。无为无记是胜义摄。以性是常无异门故。若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此身语业所依大种例亦应然。俱从一心所等起故。此难非理。以作者心本欲起业非大种故。谓无作者。于大种中发起乐欲。我当引发如是种类大种现前。由此为门善恶心起。又世现见身语二业待心而生。未曾见有身语二业离心而起。然四大种离心亦生。故知彼法非待心起。又如眼等不待心生。其性便无善等差别。如是大种不待心生。故理亦无善等差别。若尔诸得及生等相。应无等起善等差别。以非本心所欲起故。无心位中亦现起故。此难非理。由法势力安立善等差别成故。谓得四相依法而立。非如大种无待自成。有为法中无有一法不待心力成善不善。是故诸得及生等相。如所属法。要由心力成善等性。其理善成。生已离心。虽相续转。亦无有过。即是前心势力所引。令其转故。随定无表定等力生。理亦应成。等起善性。天眼天耳应善性摄。以是善心所等起故。此难非理。以彼二通解脱道心。是无记故。彼二与道俱时生故。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十八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施设论

施设论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佛说三转法轮经

佛说三转法轮经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一...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注音版】优婆塞菩萨戒诵戒仪式

优婆塞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 开府仪同...

佛说兜沙经

佛说兜沙经一卷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一切诸佛威神...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一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六...

【注音版】吉祥经

吉祥经...

【注音版】佛藏经

佛藏经...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 如万行中说。...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

回向的意义

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肉食素食可以影响性格

实验证明,含钙量多的食物,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使...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