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四

马鸣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第七

如是已说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大海部藏中  总有十种法
 谓五种非空  及五种无常

论曰。此大海部藏道路分中。建立几法为部藏量。所谓建立十种法体。以为大海部藏分故。摩诃衍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俱俱海藏履道分中。唯有十法无有余法。乃至广说故。如偈大海部藏中总有十种法故。以何义故有十应知。五种非空五种无常。各差别故。如偈谓五种非空及五种无常故。彼十种法。其名字相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及有实  性火并今光
 兼深里出兴  地藏大龙王
 如是五种名  非空不共称
 起持变坏品  与大力无明
 如是五种名  无常不共称
 各有第一一  以请气力故
 立门实本摄  如法应观察

论曰。云何名为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一者离碍非空决定住法。二者有实非空决定住法。三者性火非空决定住法。四者今光非空决定住法。五者深里出兴决定住法。是名为五。如偈离碍及有实性火并今光兼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故。如是五名。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非空不共称故云何名为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一者动起无常虚假转法。二者止持无常虚假转法。三者易变无常虚假转法。四者散坏无常虚假转法。五者大力无常虚假转法。是名为五。如偈起持变坏品与大力无明故。如是五名。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无常不共称故。深里大力如是二法。气力立门非取实体。应审观察。如偈各有第一一以请气力故立门实本摄如法应观察故。如是已说建立名字不同门。次当说所诠义理差别门。如是五种非空决定住法。各有几数。所谓各各有二种故。云何名为二种离碍。一者守身离碍。二者变转离碍。言守身离碍者。无障碍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离碍者。建立万有令自在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有实。一者守身有实。二者变转有实。言守身有实者。常平等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有实者。建立差别令安住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性火。一者守身性火。二者变转性火。言守身性火者。明德藏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性火者。尘累俱转随顺成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今光一者守身今光。二者变转今光言守身今光者。始炎炎身决定常恒不失坏故。言变转今光者。随顺流转无所碍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深里。一者守身深里。二者变转深里。言守身深里者。离绝中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深里者。诸无为中得自在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五种无常业用差别。各各如何。所谓如次出生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住持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变易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坏灭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覆障非德非患中身自在。皆无余故。如是五法。自体及品各各差别。应审观察如是已说所诠义理差别门。次当说依位决定安立门。如前所说。五十一种真金刚位。遍几处耶。偈曰。

 如是五十一  遍于五种处
 大聪明行者  能善决择知

论曰。如前所说。五十一位。遍离碍等五种处中。无所不至无所不通。以此义故。大金刚位有五应知。如偈如是五十一遍于五种处故。如是位地利根能知。非钝者境所以者何。极甚深故。极利了故。极秘密故。如偈大聪明行者能善决择知故。亦复处二故位亦二应知。是故具集有十而已。然今所说是变非身。别建立位总几数有。字身差别其相云何。偈曰。

 别建立位数  总有十种焉
 渐次及尽余  不动与俱灭
 一空一有位  智智断智地
 相值兼拨立  边边转一会
 具足此十位  门界量圆满

论曰。别建立位总有十种。云何为十。一者一向无超渐次位。二者遍究竟尽不尽位。三者一切中际不动位。四者双立诸法俱灭位。五者若一空当一有位。六者能断所断悉智位。七者熏力相对相值位。八者随除障处立位位。九者真妄得边有无位。十者诸法一种一会位。是名为十。如偈别建立位数总有十种焉。渐次及尽余不动与俱灭。一空一有位智智断智地。相值兼拨立边边转一会故。随有一别建立彼总。必当具足一切别位。方得建立大总位耶。必当具别总得成故。如偈具足此十位门界量圆满故。如是十种别相之位。遍于几处。遍五处故。所谓转摄五种处中。各具五十一金刚位。经过诸位亦有十种别相位故。大总相位总有几数。遍几处耶偈曰。

 总位有三种  谓上中下故
 唯遍五种处  非余位应知

论曰。大性总地根本体位。总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趣高上上转去位。二者自然安住中中位。三者向焉下下转去位。是名为三。如偈总位有三种。谓上中下故故如是三总随别有有。唯遍转五非所余位。应审观察。如偈唯遍五种处非余位应知故。如是已说依位决定安立门。次当说依位法数具阙门。如前所说。十种本法守转二种。金刚位中为尽不尽。谓若守位中。唯具德五无所余五。若转位中。十法具足无所阙失。以此义故。总别二门有无亦了。如是已说依位法数具阙门。次当说德患对量现宗门。其相云何。偈曰。

 起性止及今  变空坏并实
 力龙如次对  有似而取多

论曰。治障照覆对量形相。如其次第动起无常。性火住法止持无常。今光住法易变无常。离碍住法散坏无常。有实住法大力无常。出兴龙王以之为量。如偈起性止及今变空坏并实力龙如次对故。如是对量。一向转耶。俱量转耶。俱量应知。如偈有似而取多故。如是已说德患对量现宗门。次当说随次别释广说门。且离碍门安布形相现示云何。主伴治障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身体中  有五十一位
 五十一位中  有三种总相
 三种总相中  有十种别相
 初五十一中  一一皆各各
 具足十本数  最初主后伴
 次初主后伴  如次应观察

论曰。就离碍中。有五十一种金刚位。就此位中。有三种根本总相位。就此总中。有十种分离别相位。如偈离碍身体中有五十一位。五十一位中有三种总相。三种总相中有十种别相故。金刚诸位一一位中皆具本数。如偈初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具足十本数故。主伴各二。云何二主。一者主主。二者伴主。云何二伴。一者伴伴。二者主伴。言主主者。是离碍故。言伴主者。第二转故。言伴伴者。除五本法余眷属故。言主伴者。除其离碍余四法故。如偈最初主后伴次初主后伴如次应观察故。三种总相金刚位中。云何安立。谓初信心以为其始。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趣高上上转去位。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始。第一信心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向焉下下转去位。上下二门位位各各离边中道决定安立。是故建立自然安住中中位。以此义故十种别相唯有上下不有中焉。且依上门建立十位。形相云何。偈曰。

 信五事已经  至后后位故
 一事究竟故  一味中转故
 治障一灭故  治障不俱故
 以智断智故  上下相照故
 本无今有故  治障自辨故
 无别一转故  如次应观察

论曰。依趣高上上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以五种非空住法。对治五种虚假转法。如其次第无有超过。渐渐转故。建立一向无超渐次位。如偈信五事已经至后后位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一究竟故建立遍究竟尽不尽位。如偈一事究竟故。故以五事治五事。不增不减不大不小一味平等中道实相故。建立一切中际不动位。如偈一味中转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障灭时其智慧体则便灭故。建立双立诸法俱灭位。如偈治障一灭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起无障障起无治。不能亲近不能俱行不能及达故。建立若一空当一有位。如偈治障不俱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胜气力变一切障为治眷属。亦以胜力断眷属故。建立能断所断悉智位。如偈以智断智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上位下位互相照达。随其所应断除障故。建立熏力相对相值位。如偈上下相照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所断障虚妄无本。安立位地亦无本故。建立随除障处立位位。如偈本无今有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皆明净障皆闇冥。彼治断事悉已成辨。此障覆用悉已具足故。建立真妄得边有无位。如偈治障自辨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障二法无二无别一味平等一体一性一业一用故。建立诸法一种一会位。如偈无别一转故。故如是诸位如偈释说。专心观察其理分明本趣具现。如偈如次应观察故。是名为依离碍门安立诸位总别现示上上差别。次依下门建立十门。形相云何。偈曰。

 如前说十义  随应当如如
 坏得体归空  渐次第转故

论曰。依向焉下下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如前所说十种义中。随其所应顺顺如如。坏其得体归空本存故。如偈如前说十义随应当如如坏得体归空故。如是诸位为一时转。前后转耶。以前后转非一时故。如偈渐次第转故。故于余诸法如是如是。随随如如说示造作。应审观察其别转相。是本存故是本主故。皆悉各各如是二转。一时前后有二义故。云何为二。一者建立转。前后定故。二者本性转。无前后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种种诸门。同名异物。住思应观。

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第八

如是已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地藏龙王中  总有二种义
 所谓德藏义  并及患藏义

论曰。就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体中。则有二义。云何为二。一者功德本藏义。二者过患本藏义。言功德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非空根本藏故。言过患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无常根本藏故。如偈地藏龙王中总有二种义。所谓德藏义并及患藏义故。具二藏义。地藏龙王居住何处。其里几量长短大小等诸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处唵婆尸尼  里五十一量
 长一千由旬  头有婆多提
 则出四种水  尾有舍伽必
 则出四种风  色如玻瓈珠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举事现理开演本法大海故。此大龙王居于何处。谓居唵婆尸尼中故。如偈处唵婆尸尼故。出水入地去隔几量。谓从水底向地下入。五十一由旬之量故。如偈里五十一量故。彼大龙王身长几量。一千由旬无增减故。如偈长一千由旬故。彼大龙王于其头上。有清白毫名曰婆多提。从此毫端出四种水。云何为四。一者中空水。其出水尘。空以为内有以为外。而出生故。二者方等水。其出水尘四角量等无差违故。三者常熟水。其出水尘。于一切处于一切时。常恒煖故。四者耀明水。其出水尘。光明清白常恒今故。是名为四。如偈头有婆多提则出四种水故。亦彼龙王于其尾末。有一毛[叶-世+珏]名曰舍伽。必从此毛末。出四种风。云何为四。一者发尘风。此风起时经多中间。发起无量无边尘故。二者持尘风。此风出时。止住诸尘令安住故。三者变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变诸金玉作砂石故。四者坏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坏灭金玉作无有故。是名为四。如偈尾有舍伽必则出四种风故。彼龙身色譬如玻瓈无有定色。如偈色如玻瓈珠故。处唵婆尸尼者。喻本性王无住本处。里五十一量者。喻真金位定数量品。长一千由旬者。喻本性王具千种德。头有婆多提者。喻本性王于诸净品有作方便。则出四种水者。喻四非空。尾有舍伽必者。喻本性王于诸染品有作业用。则出四种风者。喻四无常色。如玻瓈珠者。喻本性王染净不摄。如其次第应审思择。复次住处大海水底相去中间。喻五十一种金刚位已具。出现至大海时。喻杂类趣。息海浪时喻起善心时。常起浪时喻恶心兴时。亦复住心应审观察。本行上地一味平等妙法无边业用具足大海宝轮妙严王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生四道法不四道摄离绝中心。生四轮法不四轮摄离绝中心。而立名字。说大力无明者。随所生法建立名故。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四

 

上篇:大宗地玄文本论

下篇:那先比丘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集部目录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集大乘相论

集大乘相论卷上 觉吉祥智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因明正理门论本

因明正理门论本 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劝发诸王要偈

劝发诸王要偈 龙树菩萨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明...

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

因缘心论颂 龙勐菩萨作  差别十二支  能仁说缘生...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 「童子!菩萨摩诃萨复...

【注音版】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卷第一(草书惑人伤失之甚传者必真慎勿草书)...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

佛说戒德香经

佛说戒德香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请佛品第一...

【注音版】庄严菩提心经

庄严菩提心经...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五十...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