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魔四个重点

慧律法师  2024/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破魔四个重点

破魔四个重点:

一、多闻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及所现境界。

二、持心不贪世间一切,尤其是财、色、名、利、权、位等等。在座诸位![世间众生所执着的东西,正是圣人所抛弃的东西],人生观竟然会差这么多!

三、任何时候,境界现前时,立即[觉知],立刻觉知。

四、[持心不动],就是不信、不随、不喜、不悲。意思就是说:诸位![情绪]一定要[控制得很好],持心不动、不信魔、不去随魔、也不喜欢着魔、也不悲,(不以所见境界为喜、为悲,或者是恐惧,乃至自以为尊、为胜等。)

又[境界不在于善恶,只要自己不贪爱取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什么叫如来

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佛教词典】爱假

(术语)思惑之异名。思惑以爱为主。爱自迷情而起,其...

【佛教词典】如法治

(术语)突吉罗Du?k?ta之异名。如法治罚之罪科也。资持...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