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昌臻法师  2011/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念,因此到修地藏法门的僧人那里,请他找冤亲债主,替我们超度,一个冤亲债主才花三元钱,这样的好事,应该推广吗?

答:从佛法讲,我们每个人,从无始到今天,造的罪业无量无边,结的冤亲债主,也多得不可胜数。佛法教导我们,学佛从忏悔业障下手,“弥天大罪,一忏全消。”要把念佛功德,回向冤亲债主,同生净土,是解冤释结,最有效的办法。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忏悔业障,解冤释结,并不限于修地藏法门。

收三元钱超度冤亲债主的办法,佛经没有记载,祖师大德没有讲过。正信佛教徒不能搞,更不应推广。

二、问:我们特别尊敬苦行僧,我们请他们到居士家中轮流供养,亲近他们,这样的事,功德很大,值得推广吗?

答:首先,僧人必须住寺庙,才有利修行。把僧人请到家中供养,不利于他们持戒修持。如果只图自己得功德,这个出发点就不正确。弄得不好,反而造下罪业。这种做法,不应推广。还有,“苦行僧”指精进修行,持戒严格,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古代叫做修头陀行的人。这种修头陀行的人,今天实在太少了。苦行僧决不是那些衣服穿得破烂,不住在寺庙里,四处游方化缘的僧人。这点必须分辨清楚。

三、问:我们请外地僧人到念佛堂来讲经,发动大家供养,这样做可以推广吗?

答:请僧人讲经是可以的。但目的是让大家能闻正法,有利修行。至于供养是各人随喜,不应发动大家供养。这种做法不合适。

四、问:我们有一个佛教丧葬队伍,道教送死人很热闹,我们也要敲锣打鼓又念佛,声势大,受人欢迎,这个经验可以推广吗?

答:这些做法,只是迎合社会图热闹、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对存者亡者均无利益,而且对佛教形象会造成坏的影响。不宜搞,更不应推广。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临终助念(专题),这才是对存亡都得大利益的事,希全力搞好这件事。

五、问:我们西昌不少念佛人都吃素,菜里一滴菜油也不放,学习苦行,省下钱来供养三宝,这样做对吗?

答:吃素当然很好。素食有益健康。但是,如果菜里一滴油都不放,省下钱来供养三宝,说是修苦行。这种苦行不合于中道,有害健康,不要提倡。

六、问:没有吃长素就不能往生吗?西昌不少家庭由于吃素问题和家里闹矛盾,该怎么办?

答:“没有吃长素就不能往生”,是毫无根据的说法。在家学佛,重在戒杀。只要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就能往生。更不要勉强家里人吃素,造成矛盾,损害家庭和谐,不利于佛法的推广。我们吃长素,身体健康,疾病减少,别人会羡慕,会学习。

七、问:学佛就得断淫,西昌不少人说,再同房行淫就不得往生,因此,把裤腿捆结实,与老伴分居,家庭矛盾较大,该如何办?

答:学佛就得断淫,这个提法错误,出家学佛才要求断淫。同房行淫就不得往生,这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学佛的人,应当清心寡欲。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思是淫欲心不消除,就不可能出离生死轮回。我们学佛的人都应该重视这点。但是对于戒淫问题在家居士和出家众要求不同。出家众必须断淫,四条根本戒,淫戒列为第一。在家居士并不要求断淫,只禁邪淫(即非法同居)。五戒和居士菩萨戒都只禁邪淫,说“同房行淫就不得往生”,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四条根本戒的排列次第,出家为淫、杀、盗、妄。在家为为杀、盗、淫、妄。

“八关斋戒”就是佛陀给在家弟子制定的出家人的戒。它也只规定每月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受持八关斋戒时,夫妻应该分房或分床,这六天要断淫。作为佛陀在家弟子,我们只要依教奉行,便能了生死,生净土,而且可以中品中生,是不用怀疑的事!千万不要离开佛说的,自己去另搞一套,是不合佛法的,不合情理的。会使人诽谤佛教,不利于佛教的发展。

八、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

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净土(或善道),并告知它们将在某日施用农药,尽量减少死亡。有些搞农业的居士是这样做的。也是可以的。

九、问:有人说:“你们念佛就能成佛吗?”这话对吗?我们该如何念佛才能往生成佛?

答:有人说:“你们念佛就能成佛吗?”回答是肯定的。《观无量寿经》说:“是心是佛”。我们这个心本来就是佛,因为“众生都有佛性”嘛! “是心作佛”,念佛就是是心作佛。宋代死心禅师说:“佛号投于乱心(妄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心)。” 妄心逐渐减少,真心逐步显露。夏莲居老居士说得好:“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至于“我们该如何念佛才能往生成佛?”

念佛法门,虽说难信,确实易行。只要我们信得真、愿得切。同时,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的老实念佛,必定蒙佛愿力接引往生。只要往生,就不会退转;又和诸上善人在一起,又有那样殊胜的修行环境,又是莲花化生,寿命无量,自然最后都能成佛。

佛无妄语,千万不要怀疑!

十、问:弘法要影响我念佛,念佛号的任务完不成该怎么办?

答:弘法是修福,念佛是修慧;学佛要福慧双修,缺一不可。同时,必须明白,利人即是利己。印祖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是则,唯欲利人者,正完成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弘一大师说:“唯欲自利的人,不能往生。”因为,净土是大乘法门,往生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其实度众生,就包括了你自己和你的亲属在内,都是众生嘛!利人就是利己嘛!

至于,弘法和念佛在具体安排上,可能会出现些矛盾,但也是可以克服的。弘法利生的范围很宽广,六度万行,都包括在内,是往生助行,如为人助念,劝人学佛,等等都是。其实家庭生活中,干扰念佛的事比弘法更多,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我们真正重视它,哪有挤不出时间来的?

十一、问:请师父讲一下五音念佛法,前一段时间墓林僧笔记本和光盘流行,西昌也有不少人在学。

答:五会念佛法,本来是净宗四祖、唐代法照大师,当年在五台山得到文殊菩萨开示而听到的一种念佛方法。早已失传。现在传的五音念佛,不是原来的。这也不是重要问题。建议用“心念耳闻”。

关于《苦心头陀墓林僧笔记本》和光盘,许多东西违背经典,不符合净宗祖师教导,举两点:

(1)如《笔记本》说:“念佛一千万,便真能见到我了”,我们念佛是见阿弥陀佛,而他说的是要见他,墓林僧。你见到他能往生净土吗?

(2)《笔记本》高谈什么“禅净双修”呀,“见性成佛”呀!他违背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把“易行道”变成“难行道”。把中下根器的人,都关在净土大门外,这还叫“三根普被”吗?那我们这些中下根器的人,都没有资格修净土了!净土经论中有根据吗?希望各位同修要认真识别呀!就不用多讲了。

十二、问:颇瓦法可以修吗?

答:当然可以修。不过,修任何法门都必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最忌讳东一下,西一下,见异思迁,总想找点什么便宜(学佛本来决无便宜可找),到头来,自己误自己,一事无成!

过去,有位同修学净土多年,后来请一位密宗上师传授颇瓦法。她问我,想念佛法门和颇瓦法一齐修,不是更保险吗?我问:你念佛法门修好了吗?她说没有。又,你修一门都没修好,还想修两门,恐怕更修不好。还有,脚踩两只船是很危险的,只要船一开动,你会落下水去。

十三、问:般舟三昧可以修吗?

答:当然可以修。但较难修。奉劝各位,还是修持名念佛,比较容易。因为,持名念佛,下手易,成功高,三根普被。古今来许多净宗大德都是持名念佛,往生净土的,《净土圣贤录》有记载的。你如果持名念佛都没修好,又想要修般舟三昧,恐怕更不容易。

十四、问:精进念佛几天不睡觉,老年人可以修吗?

答:这事决不要勉强。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也会引起老人家庭、儿女,和社会对佛教的不满,必须考虑对佛教的负面影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避免年纪大或病痛时,颠倒不念佛

问: 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推荐】有婚外情该怎么办

问: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

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问答开示

问: 我们是刚学佛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佛教词典】寂光土

(界名)常寂光土之略。...

【佛教词典】昙摩蜱

梵名 Dharma-priya。又作昙摩卑。意译法爱。罽宾国沙门...

【佛学漫画】女子的幸福之道与解脱之法

女子的幸福之道与解脱之法...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灭除人我对待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对治生死业障的三个重点

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我们解脱...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