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净界法师  2015/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时候,尚且不踏生草,作为一个生草它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却充满了生机。那么菩萨为了保护自己的慈悲心,对有生机的生草尚且不去踏,不去用手拔,那怎么可能以慈悲心去食众生肉呢?它是有生命现象的这个众生的肉。所以佛陀以下有三种告诫:

第一个是最严重的,不服东方丝绵绢帛。所有的丝织品这一条,大小乘都不开许,不管你是什么理由。因为一条丝织棉被,是有多少个众生生命的牺牲换取的,所以你跟众生结的缘太深了!这个丝织品是绝对不开许的。这是最严重的过失!

第二个,其次的过失,靴履裘毳。靴就是皮鞋,履就是皮做的鞋,裘毳就是兽毛做的衣服。这一块小乘开许,大乘不开许。因为小乘有这个身体虚弱的因缘,可以用皮制品,但大乘因为考虑到慈悲心,大乘不开许。这是第二个过失,次严重的。

第三个是比较轻的,乳酪醍醐,就是牛奶的制品,这个地方大小乘都开许。但是即便你有身体的需要,也是要保护自己的善根,以惭愧心、增上心来服用。

这样的一个比丘,如果能够远离前面三种过失,“于世真脱,酬偿宿债,不游三界。”也就是说假设我们不要去服用众生的任何的东西,那么我们今生就不再使令这个生死业力相续了,因为不再造三业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你穿它的衣服,穿它的皮,吃它的肉,你就跟它结下生死业缘。比方说有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这个譬喻是说,佛陀在经典上说,这个地球为什么有人呢?地球刚开始是没有人的。因为光音天的天人,以神通力来到地球游玩的时候,他看到地上有这个百谷,他好奇,吃了地上的百谷以后,就产生了地气,从此以后就有地心引力,就是业力,他就再也飞不出去了。

因为你吃了它的这个东西,你就产生一种生死业缘,就足不离地,因为这个是有地心引力了。按照佛陀的意思,如果你要你的持戒是一百分的持戒,你连牛奶都不能吃,由此类推蜂蜜也不能吃,因为那个蜂蜜,它不是制造给你吃的,它是要给它的子孙吃的,是你福报大把它抢过来,哪一个蜜蜂是特地创造蜂蜜给我们吃的?没有!

如果说你要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的,每一句佛号都是干净的佛号,你最好动物的东西都别碰,它的皮、它的毛、它的肉,还有它所产生的任何东西,都别碰。按照《楞严经》是这个意思,这样子你今生的生死业力就很干净了。

——摘自《禅观与净土(一)观照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随顺世缘看烦恼

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佛教词典】出现

【出现】 p0480 如生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

【佛教词典】取非亲尼衣戒缘起

亦名:取尼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罗阅...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

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一只猫的故事

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