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净界法师  2016/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打开了生死痛苦之门。

攀缘心是怎么来的,这个我们要了解,否则你不了解它,你就不可能消灭它。佛法最大的罪业就是愚痴,因为你愚痴,所以你没办法改变自己。攀缘心有三个相貌:受、想、行。

第一个,感受。一个人会攀缘,它肯定用快乐的感受来引诱你。我们曾经在生命当中有些快乐的感受,比方说,你小时候,有人给你温暖、给你关怀,你产生快乐的感受;比方说,你痛苦的时候,有人资助你金钱,你对金钱产生快乐的感受;比方说,有人赞美你,你因为别人的赞美,产生快乐的感受。这种快乐的感受会刺激你的想象,你会把这个感受,经过你的想象把它无极限地扩大。其实很多感受,是我们自己透过想象力把它扩大的,我们“哎呀,这个金钱太美妙了!哎呀,这种被赞美的感受太美妙了”等等。但是想象对我们还不足以构成一种主导的力量,当你对一件事情,你从小到大不断地去想象,想久成思,变成一种执着了,变成你一种目标了,变成你生命中的一种愿望了,你就要小心了!所以,从感受提升到想象,最后变成一种行蕴的执取,它就产生一种强大的主导性,就打开了痛苦之门。

我们为什么攀缘?因为我们曾经对三界可乐的果报产生美好的感受,然后产生想象,最后产生执着。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只看到它好的一面,我们没有看到它痛苦的一面。

其实三界的快乐,在佛陀的经典上的开示:只要你去追求,你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的。佛陀说,世间的快乐,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我去吃这个刀锋上的蜂蜜,你吃到蜂蜜很甜美,是吧?但是你忘了蜂蜜后面有一个刀,把你割伤了。

我们一般人很奇怪,因为它变成一种执着以后,它变成盲点了,他已经不在乎他的痛苦了。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一次一次在三界投胎呢?因为我们把三界的这种快乐的感受,产生一种盲目的追求,叫做一种“攀缘”,或者叫“颠倒想”,我们现在已经看不清楚快乐背后的痛苦。

佛陀说快乐有两种:一者,世间乐;一者,出世间乐。世间乐是有过失的,出世间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当然,身为有情众生,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去吃刀上的蜂蜜,我们可以吃桌上的蜂蜜,是吧?我们在佛法上用功,去拜佛、静坐,我们身心也会出现快乐,这个快乐没有过失。

所以说,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夹带我们心中的颠倒,所以我们打开了痛苦之门,所以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的。那怎么办呢?谁来帮我打开涅槃安乐之门呢?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了!看到我们老是走这个痛苦之门,佛陀说其实你有另外一个选择嘛,我们可以改走另外一个安乐之门的,因为我们心性本来就有安乐之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茗山法师《我的慈悲主义》

一、绪言 这是作者十年来身体力行并深深获得效验的一...

【佛教词典】阿弥陀经疏

(一)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

【佛教词典】二种非器

指二种不能听闻华严经之根器。据华严经疏卷三载,佛说...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学《法华经》生生世世都受益

丙一、莲华二义: 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 二、...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金刚护法

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佛学漫画】云栖莲池大师

一次偶然机缘,莲池大师听闻邻家老夫,因常年念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