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传喜法师  2017/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尘,我们在世间停留的那几十年与宇宙相比,就像把一滴水放进炽热的沙漠很快就蒸发了。

如果人的生命就只有这一辈子,没有因果,没有轮回,那会是什么样子的生命呢?出生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人死如灯灭,一切就彻底结束了。如果生命真的没有延续一死百了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有今天没有明天,人还会为明天计划吗?不会。这正好解释了现在很多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愁不愁”的生活状态。

然而正因为我们人知道有明天,才会有明天的计划;正因为知道有秋天,春天才会播种。

我为什么会学佛?二十岁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生命有意义吗?当时已知的知识体系解答不了这个问题,我就去中华古籍文化中寻求答案,去看看我们老祖先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终于,我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找到了答案,《三字经》里说“天地人三才也。”人这么渺小,怎么跟天地并称呢?原来我们对人的认知只停留在有肉体的层面,缺乏有关精神和灵性层面的教育——人除了肉体的我,还有精气神;生命有形而下的肉体,还有形而上的精神;人的肉体是脆弱的,精神是不灭的。

我们对人的认知出了问题。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并不像流星般刹那划过夜空就消失不见的,人可以成佛做菩萨,人有六道轮回,人死并非如灯灭,人的死亡就像换衣服,只是脱掉了这个肉身的色壳子,人的神识是可以转世投胎的。

人在世时所拥有的钱财、亲属,到了死亡那一刻统统不能带走,但这一辈子所造作的业会跟着你去往下一世。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家富路”,出门在外皮夹里要多装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皮夹里的钱从哪里来?一是平时创造财富,二是勤俭节约中来。轮回路上的路粮从哪里来?是修持佛法,戒恶修善,积德行善积累下来的。

我们修行所积累的福报资粮,不仅可以留给自己的来世,还可以留给子孙,俗话说: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读;留钱给子孙,未必守得住,还会招祸患;留给子孙最好的是德,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六道轮回的概况

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学佛才有能力「自私」

以好德行成就身口意 过去,佛教造法宝,都要选非常稀有...

信为道源功德母

我们凡夫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想要抓到一个实...

传喜法师:把外在的物质变成心灵的财富

不能说我们有好的房子住了,有好的环境了,我的心就懈...

传喜法师:吃它一块肉,欠它万万千

我们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场,本来排的计划是星期天...

【佛教词典】有根无根

即指有情与非情。根,指身根、眼根等,故凡具有身根、...

【佛教词典】制底

(堂塔)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

太虚大师对素食的开示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佛学漫画】禅宗四祖道信法师

四祖道信是禅宗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祖师,从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