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露地安然坐白牛

大安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露地安然坐白牛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三车”,是出在《法华经》的譬喻品。譬喻品谈到在三界里,由于众生贪、瞋、痴烦恼炽盛,整个三界就是火宅。

释迦牟尼佛在譬喻品中被喻为大富长者,他自己已经出了三界火宅,但是他的子女还在里面。于是这个长者就想尽办法让他的子女离开这样的火宅。

但是如果他直接说:“这个房子已经燃起大火,已经朽坏,即将崩塌,孩子们赶紧出来吧!”这些子女都不会相信,都不愿意出来。

所以这位长者就施设一个方便,他知道这些子女喜欢羊车、鹿车和牛车,于是就告诉他们:“你们赶紧出来吧,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

这三车就是代表三乘的佛法。羊车,小羊牵着车,只顾自己解决问题,代表声闻教;鹿车,鹿王要跑的时候,还会关照一下它后面的鹿群,这就是代表缘觉乘,辟支佛不仅自了,也会随分随力关照一下众生;牛车——水牛之车,这就是渐教的菩萨,修渐教的六度,有利他之心。

长者的子女一听说外面有他们喜欢的车,就争先恐后离开了这个火宅,向他们的父亲要车子。长者看到他们都出来了,很是欢喜,说:“我不仅给你们三车,我要给你们最好的东西——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代表着大乘圆顿的佛果。

这三四个子女得未曾有啊!他们都没想到,还有个大白牛车。装饰得非常妙丽,“其疾如风”的一个大白牛车。

这有什么喻义呢?“三车已息驰求念”,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都具有大乘的种性。他们志求大乘圆顿的佛果,就再也不会去求声闻、缘觉和权教菩萨道的修行了。他们住于大乘的正定聚,直趋大乘的佛果。

实际上我们作为净土行人也应该这样,不再求声闻、缘觉、渐教的菩萨。我们得到的是大乘极为圆顿的佛法,“一超直入如来地”。“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但凭六字成佛道的一个法,就不要去驰求“三车”了。

现在有些人由于信心不足,他念念佛,又转为修其他的法门去了,舍弃了大白牛车。一个净业行人,他修的是大乘圆顿的佛法,就要“露地安然坐白牛”。

在这里,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比喻为“露地”——真如法性。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当中,安然地坐在大白牛车上,就能够圆成大乘的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佛学漫画】根器

根器也可以称为修行佛法的禀赋。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佼佼...

佛法为何要用乌鸦与猪来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我今天...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各位同修,请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佛教词典】我有色后或有想或无想等

【我有色后或有想或无想等】 p0652   瑜伽八十七卷五...

【佛教词典】众学篇释名

亦名:突吉罗篇释名 子题:式叉迦罗尼、应当学、众突吉...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不应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让我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推荐】惟觉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贵》

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