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大安法师  2016/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口业要称叹,就念阿弥陀佛名号;要读诵就读诵净土三经;要观想就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要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善导大师把这些作为五种正行。

五种正行里面又分为正定之业和助业,这五种里专称佛名为正定之业,即正业;礼拜、读诵、供养、观想属于助业,助持名念佛成就的行持叫助业。那么无论是正业、助业,这两者都属于正行,修行净土的正行。除此之外,修行其他法门的都叫杂行,又叫杂修。

对这么一个判分,印祖特别赞叹,这样对专修和杂修之利弊得失的开示,利益未来众生,功德无量无边。

印祖对专修,诠释得更广一点:身业专礼不仅仅就在那儿顶礼喽,包括围绕佛像的绕佛,以及在一切处不放逸的去顶礼、去绕念,这都属于身业专礼。

口业专称,主要是指专称弥陀名号。但是如果能够把诵经、持咒的功德至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也属于专称。这种解释就更宽泛一点,也是符合道理的。也就是你不要只为求其他经咒的利益而诵经持咒,如果你把一切经咒的持念功德都至心作为往生的资粮,也属于专称的范围。

如果这样专修的话,那么往生西方就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里面都不会漏失一个。为什么呢?由于这是“随顺佛愿故,心能专一故,心不旁骛故”。

关于杂修,就是你念念佛,又兼修其他的种种法门,把修其他种种法门来回向往生,这属于杂修。

这样杂修呢,因你修行过程当中心不专一,不是纯一的,所以很难得到净土的利益。这样一百个人杂修,难得一两个往生;一千个人里面,难得三、四个能成办往生。

何以故?他“不顺佛愿故,心有间断故,心不专一故”。所以这就叫“疏杂之行”,很疏远,很杂。

祖师们这样的话,是为“金口诚言”,无异佛说啊!“千古不易之铁案”,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印祖劝勉周孟由、周群铮二位居士,以专修来利益自己,又以专修的方法来普利一切众生。自利利他,才叫深报佛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

【佛教词典】菩萨于七处学

【菩萨于七处学】 p1129 瑜伽三十五卷十六页云:是诸菩...

【佛教词典】魔子

(杂语)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称,直谓魔为子也...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印光大师:居士早晚课应专修净土

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