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大安法师  2019/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可是在《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中,却劝发众生受持读诵《法华经》。为何同样是普菩萨表法,却不提极乐世界呢?

大安法师答:每部经都有它所摄受的、应机的众生。我们看《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乃是《华严经》结穴归根的重要一 品,主要讲普贤菩萨向善财童子称扬赞叹如来无尽的功德。怎样才能圆满这样无尽的功德呢?必须修十大愿王。

十大愿王能修圆满吗?也有相当的难度。要圆满十大愿王,圆满如来的功德,有一条捷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武则天时期,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卷《华严经》,讲到赞叹如来功德的时候就“结束”了。这个“结束”并非真的结束,而是“文来未尽,于普贤说偈赞佛后未结而终”。

到了唐德宗时期,南天竺乌荼国王进献《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就是八十卷《华严》的《入法界品》,但内容要详细一些。第四十卷是晋唐二译都没有的(晋译六十卷、唐译八十卷,均未结而终),是普贤菩萨称赞佛功德后,劝进往生西方之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贤行愿品》。后来将这一品接在八十《华严》之后,成为八十一卷而普遍流通。

如果没有这一卷,很多人就会疑惑,善财童子证到了等觉位,他在什么地方最后成佛?是不是到此就万事大吉,“上无诸佛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很多人就会从宗门下来理解这个事。

《华严经》最后一卷告诉我们:善财童子是在极乐世界成佛的,是在极乐世界圆满他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至无量相好的。所以,这一品经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依照这个路子去走。

《法华经》的宗旨主要是从大乘纯圆的角度来“会三归一”,和盘托出“一佛乘”,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然后为与会的四众弟子一起授记作佛,圆满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本怀。

每部经各有它的特点,比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是面对大势至菩萨说的,也没有提到极乐世界的问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没有提到极乐世界的问题,那为什么非得要普贤菩萨提极乐世界的话题呢?

普贤、势至、观音三大菩萨与西方极乐世界关系极大,《法华经》中却没有让他们或对他们谈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没有谈到,但《法华经》却又是倡导念佛、指归西方的一部“经王”。

如《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方便品》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诸如此类,经中所在多有。

因此,蕅益大师才斩钉截铁地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阿弥陀经》)矣!”

印光大师也说:“《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从祖师旗帜鲜明的论断,我们就知道应从总体着眼来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品一会而下结论。

因此,尽管每部经都有它的使命和特点,但都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共同点。这也就是省庵大师所说的:“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也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净土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了幻法师:夫妻是冤家吗

问: 夫妻是冤家吗? 了幻法师答: 民间信仰所谓的夫...

诗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缘,暮年潜修净业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极虔诚...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有坚定的信愿很难,如何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问: 我是因癔病进入佛门,我想真心地请教,有坚定的信...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佛教词典】波奴

(杂语)Vidhu,月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波奴,...

【佛教词典】稻秆经

梵名 ?ālistamba。全一卷。译者不详。又作稻芊经、稻...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