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大安法师  2021/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勾曲地区的一位孔生持斋二十年,自己思惟衰老已近,就来问菩萨:“我死后怎么办?死后到哪儿去?”也就说,他对死后到哪儿去没有把握。内心有不安,有恐惧,所以就哭泣,甚至悲不自胜——很悲伤的样子。这就是:虽然修行多年,还没有产生正信、正见,还没有得到安心、安乐。这当然是很值得悲悯,菩萨要去帮助的。

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安慰他:“你不需要悲痛掉泪,我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只要听从我的教诲,产生深切的信心,依教奉行,就自然会得到死后到那儿去的好地方。”就给他传授了一个偈颂:“西方有净土,人天皆所依;汝能修此门,安隐无惊疑。”

这四个句子,可能我们认为很直白,好像没有什么。但是一个人能相信这一点,一生就会得大圆满、大安乐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这些,对“死亡到哪儿去”是有恐惧的,是有不安的,甚至无法选择的。因为既然修行,他还相信轮回;相信轮回之后,下一辈子到哪儿去——他要刻刻关心、时时挂虑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产生一个信心,这信心就要知道自己死后到哪儿去,我的安心立命在什么地方。我找“旅馆”,“旅馆”能不能找好?而且是最好的“住宿”的地方。

觉明妙行菩萨给他讲:“你死后最好的地方——西方有极乐净土,那是一切天人都要求往生的。”不仅人天求往生,连等觉菩萨都求往生的地方,是九法界众生人人趋向、争先恐后要去的极为安乐的地方。你如果能修念佛往生极乐净土这个法门,你就能得到大安稳,你就不会有惊恐,你再也不会有怀疑,你的生命就会活得很阳光,很欢乐。

因为这个孔生——当对自己下辈子到哪儿去都没有把握的时候,他生活是很黯淡的,是了无生趣的。只有一个人相信:我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而且西方极乐世界是整个法界最好的地方,一到那个地方去,很快成佛。他这种信心上来了,这种知见上来了,他的生命就充满着阳光,充满着快乐——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在等待着他。

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净土法门,他的生活是越来越黯淡的,虽然他现在很有钱,虽然他当了官,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很快就会消失的。随着他中年、老年的到来,他是越活越黯淡,越活越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因为他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憧憬,他认为未来是一团黑暗的。你说说,这不是活得没意思吗?

所以给他一个光明的结局、一种安心立命,这是救多少众生起死回生的一个法宝!所以觉明妙行菩萨这个一个偈子,你别看它直白,这个作用非常巨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

北宋高僧省常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个期许,就是将来在...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佛教词典】正使

(术语)对于习气之称。正现起之烦恼正体曰正使。其烦...

【佛教词典】随有转法及有为因法

【随有转法及有为因法】 p1373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随...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极乐世界的无量众宝是有加持力的

极乐世界的无量众宝它是有加持力的。什么叫做加持力呢...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