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大安法师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修行、他的思想,确实在净土宗的教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也可以说,是在善导大师手上完成了中国净土宗思想的奠基、框架。

善导大师的老师是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又是深深地佩服昙鸾大师。昙鸾大师留下了一部《往生论注》,在《往生论注》里面,我们看到他立论的依据首先就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的判教,以此来建立他净土宗思想的框架。

我们从判教来看,中国这些净土宗祖师大德的判教,是直接把印度的净土思想传承过来了。

《十住毗婆沙论》实际上是解释《华严经》的一部著作,非常注重阿鞞跋致,那怎么获得阿鞞跋致?龙树菩萨概述为两种:一种是靠自力获得阿鞞跋致,如步行到达目的地;一种是靠佛力,以信心作方便,快速得到阿鞞跋致,就好像乘船,顺风扬帆乘船则乐。

所以他就把佛法的无量法门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难行道就是要靠自己修戒定慧,破见惑、思惑、尘沙惑,竖出三界,这就像步行到达目的地,很辛苦,是难行道;易行道就是靠信愿这样一个方便,仰赖佛力加持,快速地到达阿鞞跋致,这叫易行道。

这个判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我们看很多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祖师的判教,如五时八教等,都有一个很明晰的或从时间、或从内容的序列来加以判别。但龙树菩萨却从易行道和难行道方面来判,这个角度就非常特别。

昙鸾大师对这个判教是非常赞叹的,而且是加以了创造性的发挥,就是说难行道在佛灭度后,在五浊恶世之时,那就显得更难。

昙鸾大师提出了五点难: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菩萨法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法门,但那些或求天道、或求人天福报的外道的表现形态也是善啊,于是就混淆了菩萨法,把佛出世的本怀、度脱众生的究竟利益给破坏了。

第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第三,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就是无赖的恶人会去障碍他人修行持戒。

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尤其最后谈到——唯是自力,没有佛力加持——这件事情非常险。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张扬易行道,张扬靠佛力加持到阿鞞跋致的重要性。

昙鸾大师根据净土宗的思想,谈到首先要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而不是在此秽土求阿鞞跋致。所以他又根据时代和众生的根机对龙树菩萨的思想作了些变通。对这样的判教,道绰大师进一步加以诠释,就把它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

什么叫圣道门?如果我们在娑婆世界凭自己的力量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这叫圣道门。

何谓净土门?就是称念名号,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往生净土,到净土去悟证无生法忍,得圣果,这就叫净土门。

这样一分呢,道绰大师觉得从时代、根机以及教法的对应来看,末法众生根机陋劣,对于圣道门难以信解,难以证悟;而净土宗,靠他力,这种教法与众生的根机契合,容易修行,容易开悟,容易得到解脱。于是就广引了很多的经典来谈这个问题。

所以就建立了一个观点:现在正是舍圣道门取净土门的时候。

到了善导大师那里,他也是继承了这样的思想。

善导大师的主要思想是在《观经四帖疏》里面,《观经四帖疏》里面谈到,通途教理顿渐各随众生的机宜可以得到利益,但是现在很难,所以要回到净土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都是承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往生净土,这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从这个判教的脉络来看,中国净土宗祖师已经接续上了古印这些祖师的思想。所以我们在理论思想方面,要注重善导大师的一些著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

问: 请问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因宗门下佛来佛斩...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佛教词典】正受

(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

【佛教词典】证得理门

【证得理门】 p1438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云何证得?谓...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逆境中的从容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电器需要电才能运行,人体需要精气方能存活。 电器电量...

现在打普佛,有点像买保险一样

下午很多人来打往生普佛,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是...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