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大安法师  2020/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名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净名经》是《维摩诘经》的另一个名字,是以维摩诘居士示疾展开的一部经典。

其第一品就是佛国品,是当时佛对与会的五百童子之一宝积菩萨所说的法。宝积菩萨问佛,一个菩萨怎么修净土,释迦牟尼佛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你想要获得、庄严一个净土,你的心就应该要清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净土是由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

据说当时佛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时候,舍利弗尊者还有一个疑问。他就用这句话来推理:既然“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那清净心就应该住在净土。我们没有住在净土是由于我们心不清净,可以理解,那佛为什么也住在这个秽土呢?

他这一念心出来还没有表达为语言时,螺髻天王(也是菩萨示现)正在这个法会上,就告诉舍利弗:你不要去怀疑,你不要以为佛自证的境界跟你一样,佛的境界跟你不一样!

为了证明这一点,当时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当下就是七宝为地清净的净土。舍利弗就明白了:佛确实是住在净土,我们这些弟子还真的就是在秽土。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换句话来说,我们心秽则佛土秽,所以我们处在五浊恶世这么一个秽浊的刹土,说明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心都不清净。有人说自己的心很清净了,你很清净了怎么会投生在这个世间呢?依报随着正报转啊!一定是这个道理。

过去古代的大德去参学,他都不需要更多的接触,他只要看看一个丛林外边的环境,就知道这个丛林里住的比丘修行怎么样。因为环境都是住的人心里变现出来的,跟人有关系。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维摩诘经》里面所表达的,那净土法门真的也是在表达这个原理。

我们一心信愿称名,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净业感召的净土),虽然可能烦恼没有断尽,但是一到那里,我们的贪、瞋、痴就不会现前了,人我是非就不会有了。“我执”破了,没有“我”和“我所”的概念。

有人总是说,哎呀,西方极乐世界,我不敢去呀。为什么?我有贪心哪,一看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我一天到晚地捡黄金都捡不过来。

但其实如果真能往生到极乐净土,你就不会有“我所有”的观念了,你没有这个贪心啊。当黄金都像我们地面的鹅卵石一样多的话,你怎么还会捡一个鹅卵石放在保险柜里面,还天天守着它呢?

唯有一种东西是稀有金属你才觉得珍贵,那都已经是很多了,你去珍贵它干嘛?再说也没有这种贪心啊!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住的宫殿没有门牌号码?在那里不需要门牌号码,什么街、什么巷、哪栋楼、叫什么名字,统统没有。虽然如此,你想找你的宫殿却也知道在哪里,只是不会有“这是‘我’的家”的感觉,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世间人总是“我”字当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子,就想“这是我的家!”其实,这哪是你的什么东西?只能说这是你暂时住几年或者住几十年的一个地方而已!

在西方极乐世界,“我”“我所”“我所有”这些观念都没有了,这就自在了。

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总是觉得:你如果还有烦恼、有分别心,西方极乐世界你是很难去的;去了之后,极乐世界都被你搞乱了。

听过去是好像像那么回事,但其实他还是站在自己业力这个层面去考虑的,还没站在阿弥陀佛愿力的角度去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到哪去,肯定带着我们的烦恼,会把那个地方污染,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让我们污染的心不起现行,让我们的清净的善根得以增上,就不会存在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会将那里搞乱的事情了。不是说一个人在这里是江洋大盗,到那里也要搞一个黑社会,没有这个必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 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阿弥陀佛之身,是与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无心,是以...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

【佛教词典】明道

(术语)明者真言之别名也。真言之道法云明道。八大童...

【佛教词典】七微

(术语)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为单...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都以错误为耻,...

没有修持的人能烧出舍利子吗

问: 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大...

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

佛陀在世时曾授记:百年之后,将有忧波毱多以坐禅第一...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心灵之光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

傅大士:劝君常修十法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问: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