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23愿)一时普供诸佛

大安法师  202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23愿)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仰承佛的威神力加持,供养他方无量诸佛,在一食之顷的短时间内,能同时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土。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见有如来座下弟子,欲供养他方无量诸佛,此没彼出,先南后北,不能以一念、一时遍至十方大作供养,是故发愿:愿我佛国中诸菩萨,于一念之顷,遍至十方,供养无量诸佛,无一遗漏。阿弥陀佛加持国中菩萨广修供养,积累福德。于诸福德田中,诸佛是最肥沃的福田,供养诸佛,功德至深。一切诸佛菩萨因地,都要勤修供养诸佛这个科目,亦为普贤十大愿王之一。《金刚经》云:释迦文佛在燃灯佛前,曾遇到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由此福德,得燃灯佛为其授记。

菩萨以清净心供养诸佛宜起六种净心。一者福田无上心,思惟诸佛如来是无上福田;二者恩德无上心,思惟诸佛恩德浩大,一定要作供养;三者于一切众生无上心,思惟佛是一切众生中最高的,无与伦比;四者如优昙钵华难遇心,思惟佛很难遇到,昙华一现;五者于世间出世间法一切具足依义心,思惟佛具足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能够作依止;六者于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心,思惟诸佛悉具大慈悲心,视众生如一子,以此清净心,持种种供养具,尊敬供养诸佛,功德等同虚空。

这一愿的主旨是“一时普供”。普供即为普遍供养,无论是对净土的诸佛,还是对秽土的诸佛,悉以尊敬平等心供养,不得有优劣高下分别心。平等供养即为法供养,是为真法供养诸佛。其次供养的心要广大。诚如《普贤行愿品》所云,“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面对这样无量的微尘数的诸佛发供养心。由于所供诸佛之境广大,一般菩萨没有同时遍至的能力,所以亟须仰承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加持,方可成办如是特殊供养。

彼国菩萨到他方世界供养诸佛有三种方式。

一者,承佛神力,皆于晨朝,分身散影,同时前往他方佛国大兴供养。

二者,国中天人圣众,欲供无边诸佛,神力或有不济,阿弥陀佛称性发“诸佛舒臂受供愿”(见《寿经》宋译本第二十愿),愿云:“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我居宝剎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以宿愿力,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令彼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者,令诸供养具自至他方诸佛前。国中圣众,因他方诸佛舒臂受供,满其心愿,然国中菩萨又思惟,如他方诸佛展臂至此受供,劬劳诸佛,令我无益。作是念时,阿弥陀佛又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寿经》宋译本第二十一愿)可见阿弥陀佛,为成就国中菩萨一时普供他方无量诸佛,增益其福德善根,所发愿目,细致周详。供养诸佛成为国中菩萨每天的修行,供养无远弗届的无量诸佛。阿弥陀佛又威力加持,令诸菩萨,即以食前(日未中)还归极乐本土,饭食经行。

国中菩萨供养他方诸佛,为佛献华意在得到佛殊胜相好,表真因会趋极果。果德无不遍故,供养亦不遗漏。以菩萨因地之华,庄严佛果。并以此供养功德回向,成就妙觉华台,放光照触,警觉人天离开五欲幻乐,修行佛道。供养鬘意在得到宝冠;供养音乐意在得到佛的法音;供养宝盖意在覆荫众生;供养衣服意在得到佛衣,忍辱柔和……极乐菩萨以此供养福德增上菩提心,愿早证佛果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推荐】临终助念念佛时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用心照顾,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乱叫 如果这个人已经昏沉...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

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问: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答: 第一天我看到...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与世尊教导我...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

【佛教词典】教一

法华四一之一。法华经所说的教法,是属于一乘的教法,...

【佛教词典】阴

(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