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

大安法师  202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至终,吉无不利。良由正念分明,纵魔来者,易识易遣。非比耽静著空,中无主宰,逢魔不觉,遂至入心者也。《弥陀疏钞》

莲祖在这段疏文中,缕述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前段概述通途自力诸修行人,于禅观中,击动种种阴魔,正见稍亏,即堕魔网,求升反沉,险象环生,可惊可怖。

然信愿持名之净业行人,却安然无恙。何以故?信愿称名者,得蒙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光明摄受,大威神力之匡护加祐,不遭内外魔怨之侵扰。能念之心与所念佛号相应,神妙莫测,功德甚深甚妙,虽有魔事现前,却如沸汤消雪,杲日照霜,魔事自然消失。

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内魔、外魔不能侵犯。持名念佛,身有光明,一般人肉眼或看不见,然天人鬼神悉皆得见。故能得天人恭敬,鬼神远离,或回心作此念佛人的护法。昔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便有一道光明从口里射出,念十声、百声佛号,便放出十道、百道光明,人称“光明大师”。此佛号光明,能为净业行人作保护藩屏,令诸念佛人身心安隐快乐。

又阿弥陀佛及十方无量诸佛,六通具足,五眼圆明,恒常护念净业行人,如母忆子,二六时中不失时机地予以顾念。吾辈念佛行人,若遇急难恐怖,但一心归命,恳切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便可感通佛力,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即如平日睡眠梦魇,或作恶梦,极恐惧之际,提起阿弥陀佛名号,即可遣散魔境;或自醒来,恶梦消失。诸佛常护念,至诚感通,灵感在自心,感应妙德,不可思议。

净业行人,从今日生发信愿持名之胜心,直到圆成佛道全过程,自始至终,得蒙阿弥陀佛愿力光明护祐故,吉无不利。何以故?良由弥陀名号即般若光明,念佛人念念与名号相应,即智照分明,纵然有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念佛行人寂寂惺惺,心光融烛,当下便能辨识魔境。由弥陀名号光明威力故,能破遣诸魔妖魅的干犯。

此乃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加持所致。如东林祖庭,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修行,开展以来已有近二十年了,参与者有数千人,大都法喜充满,走火入魔者甚少。此乃闭关行人每天持念十万声佛号,有阿弥陀佛强力加持护念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真实不虚。

若凭自力修止观,风险甚大。《大乘起信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或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说种种法。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通,辩才无碍。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如是种种定中魔境,邪正莫辨,行人易受其惑,若心生取著,便堕邪网。当起正念观察,一切唯心,心外无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则魔境即灭,终不为恼。

然业力凡夫,般若观照力浅弱,大多耽恋执著空静之境,妄心杂念纷呈,中无主宰。魔来惑乱其心,显出种种诱惑之境。其人以为真实,或欢喜,或恐惧,空慧观力不足,亦不识遣除之法,致使魔入心腑,功德全丧。纵遇知识劝谏,亦执著魔境不悟,末由救助。所以古德云:“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著魔。”可不慎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学会爱惜五谷粮食,浪费粮食是暴殄天物,是...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

【佛教词典】入道四行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

【佛教词典】念念

(术语)梵语刹那,译曰念,刹那者,时之极少,凡物变...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什么叫做异熟识?什么叫【果相】?善、恶、业、果,善...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吃荤对诵经往生是否有影响

问: 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