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让世界如此动荡

济群法师  2012/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而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翻开人类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互相吞并。其后,这段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暂告结束。但不久又是楚汉相争,战火再起。待汉朝建立后,内战虽然结束,对外战争仍时有发生。至汉朝末年,更爆发了影响全国的农民起义。再经东汉的短暂和平,再次进入长期分裂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战争频仍。然后是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战争,伴随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痛苦。近代以来,中国更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等接连不断的巨大灾难。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也经历过同样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直到今天,战争和冲突依然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即使在太平盛世,社会上就没有一次谋杀案吗?就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吗?所以说,在大范围内,绝对的安宁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人类社会究竟存在哪些不安定因素呢?归纳起来,不外乎杀、盗、淫、妄四种。杀,即杀生,包括战争、暴力及对一切众生的屠杀,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盗,即不与取,包括明抢暗偷,也包括坑蒙拐骗等所有未经物主允许而将他人财富占为己有的行为。淫,指邪淫,指所有正当夫妇关系之外的两性行为。妄,指具有欺骗性的语言,以此伤害他人或达到个人目的。

虽然人类社会的犯罪现象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但总括起来,皆可归纳为以上四项。那么,杀、盗、淫、妄又是从何而来?有人以为,是教育的问题;有人以为,是民众道德的问题;有人以为,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当然,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根本。问题的根源不在别处,正是在于人心,在于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只要这些烦恼不曾解决,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安定。

贪心会导致杀生。世间之所以会爆发战争,多是因为一方想占有别国的领土或利益。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希特勒等战争狂人妄图称霸世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伤亡总数近一亿人,其中包括数千万平民,从而造成人类史上最惨痛的劫难。而在和平时期,贪心也会导致谋财害命等犯罪现象,即使在至爱亲朋之间,也可能为争夺财产而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杀生而外,贪心还会引起盗窃、邪淫、妄语等不良行为。因为贪着财富,从而以抢劫、偷盗等非法手段将他人财富占为己有。因为贪着异性,从而导致婚外恋、一夜情等不正当两性关系。也是因为贪着,导致各种欺骗行为,有时是为牟取暴利而说谎,有时是为骗取感情而说谎。至于拐卖儿童、贩毒走私、制假贩假等诸多社会问题,也都是因贪心所致。

和贪心同样,嗔心也会引发杀、盗、淫、妄的行为。古今中外的战争,不少就是由嗔心引起的。因为世代结下怨仇,故冤冤相报,势不两立。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暴力,也往往是因嗔心而失去理智,甚至拔刀相向,拼个你死我活。此外,也会因嗔心引起盗业,因为嫉妒他人事业成功、飞黄腾达,便不择手段地占为己有。或是因嗔心引起邪淫,如追求遭拒绝而实施强暴等。或是因嗔心引起妄语,因看不惯对方而刻意隐瞒真相,以谎言给他人制造障碍。

至于愚痴,又称无明,更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明,而有贪心,而有嗔心,而有种种烦恼。佛教中,将贪、嗔、痴称为三毒,是危害人类心灵及社会安定的三大祸根。只要贪、嗔、痴存在一日,社会就永无宁日。所以,想要改善社会道德,就必须从改善人心入手。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改造世界的根本,就在于个体的完善,在于心的完善。唯有从心行着手,才能对生命进行彻底改造,才谈得上造福社会、利益大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人心旁鹜不定,应从三毒中解脱出来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

人生这笔账该算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佛教词典】乱心

(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

【佛教词典】色有

三有之一。三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欲、色、无...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

少说与多说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的问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