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梦参老和尚  2017/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开悟,就要下山参学。他从终南山下来到潼关,住到一间店里,打坐进入定中,过了两天,店老板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抬出去烧了。

这一烧糟糕了,这间店从此就不清净,每天晚上都有一个鬼喊:“我在哪儿?”闹得时间很久,消息就传到山上去了,他的同参一听,入定一观察知道他的同修落难了,就下山去救他。同参来到店里跟老板说:“我可以帮你降这个鬼。”但是有个条件要老板给他准备一缸水,一堆木柴。到了夜间,这个鬼又来喊了:“我在哪里?”这个同参把木柴点燃成火堆,说:“在火堆里。”他就跑到火堆里找,没找着。同参又说:“在水缸里。”他就又跳到水缸里,还是没找着。他的同参说: “入火不焚,入水不淹,还要我做什么?”他一听言下大悟。

大家也体会体会,究竟我在哪里?大家可以修这个观,能念阿弥陀佛的是谁?所念的阿弥陀佛又是谁?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组成的合体。分析起来,哪个是我?经常这样地观,能观所观都没有,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若我们观照佛菩萨时,可以这样起观,佛菩萨离你一二尺放光加持你,渐渐住到你的头顶上,佛菩萨的身体向外跟你合为一体去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向外的,观来观去没有能观的你,也没有所观的佛菩萨,合为一个,无能所,无对待,只有一个光明体,那就入定了。

像能海法师的一个弟子,他修文殊观,一天修六次文殊法。有一次回去看他母亲的时候,他正在佛堂坐着修定作观,吃饭时他弟弟去叫他吃饭,进去一看,只有一个文殊菩萨像在那儿,他跟妈妈说:“哥哥出去了。”他妈妈说:“他没有出去呀!”就进去看,也没有,他俩说话时,他就出定了。但他还没修成就,只是修的观相应了。要达到无我观,得先观不净,不净就是垢。常作不净观,就不生贪恋,这样能够帮助你修无我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不肯出门的戒嗔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

练习对治自己的贪瞋痴

在《地藏经》第八品上,阎罗王、大鬼王说:地藏菩萨发...

【佛教词典】四川尼众佛学院

四川尼众佛学院是我国一所高级比丘尼学院,于1983年成...

【佛教词典】阿输迦树

阿输迦,梵语 a?oka 之音译。又作阿叔迦树、阿舒伽树。...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药师佛的强大愿力治愈了我的白血病

2013年是我治愈白血病的第四年。今天,我把发生在我身...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圣严法师《自找苦吃的人生》

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总是希望快乐,所以会趋吉避凶、...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