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净界法师  2014/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么去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趋向两个方向:第一个趋向无上菩提,第二个趋向西方净土。现在我们来谈谈引导的功德。

我们看事修。那么前面的理观它是调伏颠倒妄想,它直接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息灭我们心中一切的分别。因为它本身在观照的过程当中,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观。但是这个事修,它必须要即一切法,它必须在有相的因缘当中,去历练、去观照,所以它叫事修。它要借因缘的假相来修学,来修学什么呢?修学菩提心、修学往生的心,这个叫事修。那么这当中分成两段:一:依圣道门修学六度;第二个:依净土门成就信愿。那么这两个都是属于在因缘当中来修学,叫做事修。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依圣道门来修学六度。

这个地方有五种因缘:一、因缘;二、殊胜;三、方便;四、利益;五、助成。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个六度的成就的因缘。这个地方有分成三段:一、对治障碍;二、成就功德;三、成办利他。先看对治障碍。

那么这个菩提心,我们谈一下,我们以前在没有修菩提心之前,我们第八识是受谁主导呢?对了,受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的我爱执,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攀缘心,攀缘人天快乐的果报,所以我们以前的生命只有一个宗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们攀缘色声香味触法,让自己这个自我意识来享受,就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生死。那么这种享受的心,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给破坏了,因为你享受一定要有分别心来带动,你不打妄想你怎么享受人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乐少。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来,就是说我们把人生美好化了。我们可能在人生的经验当中,曾经有过一次的快乐的经验,然后你就拿那个经验来看所有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能够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因为你觉得,你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快乐的影像,那个影像支持着你,让你继续走下去。但是这个影像,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破坏了,所以这个时候菩萨自我意识这个道路被封断以后,它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这个生死这么多的善恶的业力,该往哪里去呢?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建立一个引导我们业力的一个力量出来,第一个就是菩提心,重新引导我们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不能受自我意识引导。

那么这个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种因缘,因为个人的根机的不同。在《瑜伽师地论》上说,第一个因缘:闻法欢喜。有些人对大乘佛法的这种各种的教法,听了以后特别的法喜,而发起菩提心了,第一个依法而发心;第二个:见佛的功德。看到佛陀在大乘经典,有种种的神通道力变化,依人、依佛而发心,见佛功德;第三个:悲众生苦。他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在颠倒妄想当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当中,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发心了,悲众生苦;第四个:哀圣教衰。看到佛法在末法时代,代代的相传,法的力量越来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萨的一个使命感,为了护持正法而发菩提心。

那么这四种因缘都能够使令一个菩萨产生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这个就是菩提心。那么这个菩提心一旦发起来以后,我们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动力了。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种攀缘人生为动力,现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动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甚深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心田中的野草与菩提种子

在没有修学的那些年,我为金钱忙碌,为名声忙碌,为了...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教育孩子切勿伤害微毫物命

又是一季天蓝草绿时,孩子顽皮的天性又将导致数不清的...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佛教词典】段食

四食之一,即以香味触三尘为体,用鼻舌分分段段而食,...

【佛教词典】三门

(堂塔)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

六根的饮食

大自然里,树木花草要浇水,稻谷米麦要施肥,牛羊驴马...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两个国王

地藏菩萨的故事——两个国王...

对佛生欢喜心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

开悟的人,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

宽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吵架,说:三八...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前六识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先看阿难尊者他执着中间的相貌。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

杀生有十项罪状

一、心里巨毒,世代不绝。 二、众生都会厌憎他,眼不...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