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梦参老和尚  2019/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修一法,例如念《地藏经》,或者观想地藏菩萨圣像,当你修行的时候,会有很多障碍,障碍的意思就是让你做不成的意思。

你每天诵一部《地藏经》,不过总是有些事情,让你中断不能诵经。如果坚持念地藏菩萨的圣号,使它不间断,任何的破坏也破坏不了你的精进。为什么破坏不了? 你有一种坚固的心力。

我们往往是有一些障碍就克服不了,做不到,这个时候精进跟懈怠两者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学佛的人,信佛的人,得不到实在的利益,是我们的精进不够,不能坚持。

我们要发愿,一天诵一部《地藏经》,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不间断,那么精进就有力量。为什么要精进呢,也就是不中断。很多人做不到,这看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说我一天要念一百声的地藏菩萨圣号,我想这个很容易,不会断。你自己的意识忘了,或者一个间岔,今天就没有做了,我想每位道友都有这种体会。

当你最初发愿信三宝之后,我跟很多道友讲过,受了三皈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完了再睡;早晨眼睛一睁开,就在床上先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极简单了吧!

每个人认为自己绝对做得到,我问了很多道友,当初他受三皈依时,他保证做得到,隔一年再问他:“你有没有做?是天天做?”“哎呀忘了!”什么原因?当然是我们经常的推拖,业障懈怠,没有把这件事当一回事。

像上面说的这么多地藏菩萨功德,就是佛跟无垢生天帝释说的。我们听到之后,有没有这个信心?这就是大问题。我们往往听经听了很多,学法也学了不少。很多道友经常说:“我对佛法知道太少,所以不能入门。”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说:“你知道的很多!”起码你知道什么叫佛、法、僧。不会用功?念地藏菩萨总该会吧!念观世音菩萨总该会吧!你有念吗?你一天念了好多声?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做事的时候,你心里缘念三宝又有好多时间?

今天有好多道友共同吃饭,我心里就想,在这个时候东说西说的,就是不说佛,不说法,不说僧。如果你随时这样来提醒大家,他认为你很讨厌,太啰嗦。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不说,他就是忘了。

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缘念三宝的时候,到了晚上休息时,想一想:“我今天有多少时间念佛、念法、念僧?”你说求感应、求加持,感应、加持都是你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若能够这样子观想,长时间观想,不说二十四小时,就是三分之一,八小时,乃至于一天能有四个小时,缘念三宝,精进不懈,绝对不会堕三途的;你再增加八小时,再加十二个小时,一定能成道业的。

我们为什么不明?为什么不通?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智能?为什么入不了定?

因为你的心跟三宝还是有很远的距离,我说这句话大家可能听得很不入耳。因为我信佛很多年了,现在天天念佛,我是专业的。有时候在大家聚会当中,突然间就想起了,现在大家在干什么呢?是在说佛呢?是在说佛法呢?是在修行呢?是在放逸懈怠吗?想要像金刚一样安忍不动,像大地那样,我们还得多用些功夫。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

懒惰变精进

过去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不要在修行路上徘徊,徘徊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佛教词典】禅乐

(术语)三乐之一。修行之人,人诸禅定,则一心清净,...

【佛教词典】涅槃会

即于每年佛陀入涅槃之日所举行之法会。又称常乐会、涅...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善导大师的十段精彩法语开示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