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2012/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没有通达实相的凡夫都一致认为,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外境都是我们身心之外的独立存在,和我们自己的身心并没有什么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今天在路上遇到了某人,那么这个人本来就是在外面客观存在的,只是因为今天这个人来到了我的面前,所以我就看到了这个人,外境上的这个人的存在和我们自己的身心并无任何关系。

事实上,这样一个所谓的“事实”,只是我们的意识加在自己眼识上的一个错误妄想而已,“外境”的真相并不是独立于我们的心存在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是我们的心通过自己的眼睛在外面“放电影”,然后我们的意识将这些放出来的“影子”执为独立于自己的眼睛而存在的“外境”,于是我们就被意识的这种错误执著给欺骗了,从来没有怀疑过“外境是独立于我们自心的存在”这样一个观点。

例如,禅宗六祖大师出关之后,遇到两个出家人争论旗杆上“幡飘动”到底是因为“幡动”还是因为“风动”。六祖大师解答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两个人的心在动。”如今,阅读《六祖坛经》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一则公案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少人感到非常困惑,明明“风”和“幡”都是外境上独立存在的,怎么说是因为我们的心在动呢?或者说是我们的心通过自己的眼睛在“放电影”呢?

要论证我们的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就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本身所投射的“影子”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通过如下这样一个科学实验来加以验证:

将一朵鲜花放在镜子面前,我们就可以在镜子里面清楚地看到这朵鲜花的影子。当我们仔细观察镜子里面的鲜花就会发现,这朵“鲜花”是如此地逼真,要不是我们的意识知道是镜子的作用,则我们的眼睛几乎无法将其和镜子外面的“真实鲜花”加以区分。

对于上面的这个现象,我们试问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镜子里的鲜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镜子外面的鲜花发出光线,当这些光线传播到镜子的表面时,这些光线被镜子折射到了我们的眼睛中,然后我们的眼睛根据被折射过来的光线,在镜子“里面”虚构了一朵鲜花的图像!“我们的眼睛根据被折射过来的光线在镜子‘里面’虚构了一朵鲜花的图像!”请仔细体会、观察和思考这句话,这是所有科学家都认同的事实!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镜子外面那朵“真实鲜花”的呢?

人们会说:“是由于这朵鲜花的光线传播到了我们的眼睛中”,但是很多人却把下面的话换成了:“所以我们知道了镜子外面的鲜花的存在”,而不是像前面镜子里面的鲜花那样断言:“我们的眼睛根据传播过来的光线在镜子外面虚构了一朵鲜花的图像!”

在镜子面前拐了一个弯的光线到达我们眼睛里面,我们的眼睛因此而在镜子里面看到的鲜花,我们都认为是自己的眼睛根据到达眼睛的光线所虚构的,那么镜子外面不拐弯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时,眼睛因此所看到的鲜花我们的意识就不认为是眼睛根据光线所虚构的了!如果某个人的意识这样思维,那么具足正确思维者的意识怎么会认同呢?

所以,任何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人都必须不得不承认:镜子外面的那朵鲜花和镜子里面的那朵鲜花一样,也是眼睛根据所到达的光线虚构的!这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其中一个光线拐弯了,而另外一个光线没有拐弯而已!

所以,上面这样一个科学实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证明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眼睛根据光线在外境中虚构的!这正验证了《华严经》中所说的:“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画师画画一样,在纸上分布的只是颜色,可是我们的心却能根据在这些在纸上分布的颜色,来虚妄地想像画面的内容。同样,外境的一切实际上都是“大种”——也即光,然而我们的心却根据这些光妄想了种种外境现象,而这些光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光的本性中并没有我们的心所妄想出来的种种存在,我们妄想出来的种种存在也不是光,但是离开光之外,也别无存在可言。

我们过去的身口意所作的一切以极其微细的“大种”方式存储在阿赖耶识的光碟中,借助于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播放器”面前以“色声香味触法”的方式呈现,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实际上是自心通过六根在外境上的投影,可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却不能了知这些都是心的“自现”,却将其错误地妄想成“外现”——也即存在于外境之上和自心无关的显现。不仅如此,意识还根据六根前的自现,将其妄想成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实有之物,于是具有空间和时间的世界就在第六识的妄想和虚构之下产生了。

世界就是这样被心虚构而成的!犹如心在做梦,又犹如心在看一部电影!心在六根门前自现的“色声香味触法”上面所加的妄想太久远、太坚固,以致我们从来对世界的存在没有去怀疑一下!“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要想彻底通达什么是佛,我们应当对上面所说的“一切唯心所造”的道理去深刻地观察和思维,并通过实修般若智慧加以证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

【佛教词典】孝服

指僧侣之丧服。禅林中,凡遇住持等德高之老僧入寂,其...

【佛教词典】四十二贤圣

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省庵大师悲心切切,劝勉我们去去莫愁途路远。去去,就...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遇到逆缘的时候,要这样来思维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