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净界法师  2013/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我们看看佛菩萨的真实示现,这以下说明菩萨是怎么示现─说:

佛陀在灭度以后,的确是教敕了很多菩萨跟阿罗汉示应身─随类应身,他的确生长在末法时代,而示现种种的形相;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度脱三界的苦海。

佛教的大乘经典,比方说《法华经》、《华严经》,佛陀讲完经典的时候,他一定问与会的菩萨,哪一个人发愿在末法时代来护持这个正法?就有很多菩萨出来,跪在佛前说:佛陀你灭度后,我变现各种的色身,只要有人宣说这个法门,我就护持;只要有人修这个法门,我也护持他!

所以末法时代,的确是很多菩萨示现,这些人示现的目的就是——度诸轮转,来帮助我们、开启我们的善根,而解脱三界的生死。

他示现的相状是什么呢?有时候是现出家的沙门,有时是现在家的白衣居士,或者国王,或者政府官员,或者青少男、青少女,乃至于淫女、寡妇,或者作奸犯科、从事杀生…各式各样的相貌,他们的目的,就是示现“同事”,跟众生能够同一类、同一个事业,依止这样的“同事”,让众生得到欢喜跟信心;最后称赞佛乘,来宣扬大乘佛法的真实义,使令众生能够听闻以后,如理的思惟而悟入大乘的三摩地。

蕅益大师说: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一、现出善知识的相貌:你看天台宗的祖师、唯识宗的祖师、华严宗的祖师,有很多都是菩萨示现。一旦他现出善知识的相貌,这个菩萨的作风就要很正常——正常的持戒、正常的修定、修慧、宣扬佛法

二、现出非善知识的相貌:前面讲顺向,这讲逆向。比方说:济颠和尚,事后证明他是菩萨示现,他示现喝酒吃肉。但只要是逆向操作的菩萨,示现之后,他最后的果报,就不太好。因为菩萨示现是为什么?教化众生!我们不能够让众生说:我喝酒吃肉,最后还是没事,那这样子的话,他来人世间是为什么呢?他的目的就是称赞佛乘。

所以菩萨可以广开方便门,但是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让大家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

换句话说:这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表演了一手,不管是现出好的相状,不管是产生坏的相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看到他的相状以后,让你会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甚至于能够入理,明白道理,这样他的示现就成功了。

所以说:称赞佛乘,为什么要现出这淫男淫女的相状呢?你不是现善知识就好了吗?不可以,因为你要让众生欢喜,恒顺众生。

现代心理学家也证实了恒顺众生的重要。他说:比方说,你见到一个陌生人,你要跟他沟通,如果你想让他很快的接受你的思想,你不要马上过去,你在远处看看他,他有什么样的小动作、他讲话的语调是什么,如果你能够配合他的动作、他的语调,你把你的身心磁场,调得跟他相类似,他很快接受你的思想。

事实上如此——同事摄!你一个菩萨,你示现高高在上、很清净庄严,下层的这些…作奸犯科的淫男淫女,他变成淫男淫女但他有善根;这个末法时代,善根强、烦恼重,所谓根利遮重的人多的是。

从大乘佛法的观点,佛法不怕你烦恼重,也不怕你业障重,但是你没有善根,就很糟糕了!因为没办法度化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你听到佛法你不欢喜,你就没救了!你这个人烦恼很重,业障也不少,但是你听佛法起欢喜心,你这个人就有希望,好过外道。

你看外道这个人持戒清净,但是他没有善根就没有用。

所以菩萨度化你,他不在乎你的烦恼,佛法有的是药方,烦恼本来就是生灭法。佛法最怕的是你不吃药,不是怕你烦恼重,你不吃药就没救了,没救了!你一旦有善根,菩萨就有办法来度化你,他就可以开方便门,不管你是过去造了善业、恶业,他都有办法跟你同事,陪着你成长,然后把你的善根启发起来,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三界无安是火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

【佛教词典】弥醯

(人名)Mihira,比丘名,佛对彼说法。谓之弥醯经。中...

【佛教词典】特尊

谓三界中唯佛特为尊贵之意。佛智德具足,为三界所特尊...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

专修净业,一念精诚亲见圣众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

土豆和萝卜的神奇疗效

导语: 健康的饮食除了要悉心挑选食物,还要注意食物...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