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  201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答:简单地说就是古人讲的“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偏重在体性,偏重在空性。虽然我们讲真如是不变性跟随缘性,但是《楞严经》它偏重在那个清净的本体,偏重在从假入空这一部分,让我们找到我们的本性,所谓的明心见性,所谓的开悟,对于广修六度在本经当中讲得很少。

《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让你从家里面再出来,从空出假,广修方便。所以《法华经》讲到无量的方便,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缘。所以到了《法华经》,是以心力来引导法门,法门本身不重要。

刚开始佛陀在法门当中做了很严重的定义说: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谛成就阿罗汉,修六波罗蜜成就菩萨道。到法华会上说,那都是方便说,其实是以心为本。你发菩提心,都是成佛的资粮,没有这种五乘的差别。所以智者大师判教说,在方便的教法、所谓的权教当中是用法门来摄心的。佛陀看这个人还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门来摄持你。等到真实法、开权显实以后,那是以心来摄法,你是发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门都跟你的心相应,那是以心做根本。

《楞严经》谈到的心是本体的心,它强调把心带回家,《法华经》的心是从家里面出来,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是依体起用。所以我们的修学次第应该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那么《法华经》是告诉你依体起用,差别在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修行的三种方法

第一,观想 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四个事实证明素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佛教词典】过度人道经

凡二卷。吴·支谦译。全称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

【佛教词典】实相无相

(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

红枣最补血的吃法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