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快乐的十大法则

2013/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行为暴力的,极端自私的,扰攘不安的,永不餍足的,为得到某些事物不择手段的......都是不快乐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其可伶之处”,为什么可伶?因为此人必然极不快乐,才会做出可恶的事。

前些时读到一篇报道,几位美国“快乐心理学”学者为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金钱、心态、文化、健康、利他、生活习惯等项目与快乐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你可以为自己快乐不快乐作主。他们总结出十项“快乐法则”,其实很像老生常谈,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一些宗教伦理的提示说法也很相近。

第一,珍惜平常日子的平常人生,珍惜每一刻。我想这就是佛家教导的“活在当下”吧。

第二,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世上永远有比不完的人,把所有人当竞争对手是跟自己过不去。专注在自己的进步就好,这正是儒家的“知足常乐”。

第三,越是把金钱的位置放得高的人越难快乐,这几乎是古今所有文化中的定律;对个人如此;对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物质带来的快乐的“半衰期”最短。佛家的“饿鬼道”就是个很好的象征;已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充足储蓄的人,还要绞尽脑汁搜刮不义之财,就是深陷在永不餍足的饿鬼道里的可伶灵魂。庄子《逍遥游》说得好:“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物质欲望可以大到无限,但一个人真能享受的物质也不过一饮一啄,一枝一点。

第四,有既定人生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快乐。

第五,专注在工作中的人最快乐,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能带来快乐。这点是艺术创作者最能深刻体会的。

第六,人际关系-----与家人,尤其是夫妻的感情良好,而且有亲密的朋友。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快乐。

第七,保持乐观,即使不想笑也试着微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笑”果。面前的半杯水,你说它是半空还是半满?就看你怎么看待。乐观的人总是看见事情好的那一面。

第八,常说“谢谢”而且要由衷的地说。常怀感恩之心,几乎是一切宗教的教导。调查发现常写感谢信的人饺不易陷入抑郁。

第九,多多运动。运动会让人体分泌令人愉快的内啡肽(endorphins),跟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一样有效,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第十,“舍”----要能舍、愿舍,喜舍。“为善最乐”、“施比受有福”这些“老生常谈”都是最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生活中的“舍”不仅只是分享、倾听、帮助,还包括原谅、宽恕、放下。心中如果还有尚未和解的恨意之结,怎么快乐得起来呢?

对“成功”和“快乐”有个简短的定义我很赞同:拥有了你所想要的,是成功;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是快乐。有了还会想再有,没有就不快乐;可是珍惜喜欢自己所拥有的,即使很少、很短暂,在别人眼中无足轻重,但只要是自己觉得“这正是我要的”,这就是快乐了。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是要不要。“有没有”往往很难能够掌控,但是“要不要”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了。

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的2010年度风云人物是年仅27岁的”脸书”创办人扎克博格,当今世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个成功典范,可是年纪轻轻就要承担一个巨大无比的事业和责任的挑战,他是不是快乐呢?只有他自己能回答,也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不过去年年底他已与其他十六名美国富豪宣布,响应巴菲特的善款捐助行动,承诺将捐出至少一半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这样做,至少他离快乐又靠近一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

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只是我们不肯

佛的法身从哪里来?要修慈悲;慈就是予乐,【悲】就是...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

人生快乐的追求

快乐,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学佛也正是为憧憬人生...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赚钱留给儿女好吗

问: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

【佛教词典】经瓦

(物名)瓦雕经文为永传而埋置土中者。...

【佛教词典】发诸功德道

【发诸功德道】 p1162 杂集论九卷十五页云:发诸功德道...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希求涅槃之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有位梵志,...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