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2013/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不同的是: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个湖名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见底,湖水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鱼儿清晰可见,游来游去。湖的四周环境清新,有绿色的田野与园圃,有人们在四周游玩劳作,筑屋而居。

另一个湖叫死海,死海水质的咸度世界第一,湖里没有鱼,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一片荒凉,没有人愿意住在这附近,因为它周围的空气都让人感到窒息,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死海”。

为什么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结果却是如此得不同?经过研究分析:加里勒亚湖既接受也付出;而死海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舍弃原来的水。

让河水流动,方得一池清水,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只想得到,不想失去,你的人生只能如一潭死水,无法循环流动。

两个湖泊的不同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你失去的时候,请不要悲伤沮丧,因为你会因失去而有所收获;当你有所得的时候,也请不要得意骄傲,也许你会因为这份收获而失去某些东西。

红顶商人胡雪岩破产时,家人为财去楼空而叹惜,他却说:“我胡雪岩本无财可破,当初我不过是一个月俸四两银子的伙计,眼下光景没什么不好。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胡雪岩的这种淡定让人敬佩。失去的已经不再拥有,再去计较又有何用?所以,还是淡定一点为好。

面对得而淡然得之,面对失而淡然失之,若有这样的气度,生活中的痛就会减少几分,乐就会增加几分。

据说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有一眼特别灵验的泉水,此泉水可以医治百病。

一天,一名军人来到这个小镇,军人的到来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少了一条腿,只能借助拐杖来行走。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引起了旁边人的议论。“真是太可怜了,难道他是想让泉水再给他一条腿吗?虽然泉水可以治百病,但他这个问题,估计很难办到。”路人的话传到了伤残军人的耳朵里,他停了下来,对他们说:“我不是祈求老天给我一条新腿,我只是想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该如何生活。”

是啊,失去的东西再也不能回来,也永远无法得到补偿。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每个人都需要经受这样的考验,就如同这位肢体伤残的军人,他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坦然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勇敢地去面对它。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了他新的希望。

我们也一样,一生中将会面临着无数次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样也会让我们获得一些东西。我们失去的,也许无法得到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也许别人永远无法体会。因此,面对人生中的得失,我们要有一颗坦诚相待的心,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我们只要顺其自然即可。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学会淡定地面对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

少一分计较,多一分自在

生活中,有的人有房、有车、有钱,得到了许多物质的东西,但是他却失去了很多精神的东西。有的人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虽然他在物质上有所失去,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充盈的。所以,淡定者都懂得,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

修出离心

佛法是因果法,我们修行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取决...

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虚空藏菩萨如何观虚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佛教词典】散杖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

【佛教词典】人记品

(经名)授学无学人记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推荐】把苦恼的根源找出来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

圣严法师《做好人际关系》

问: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