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净界法师  2014/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有所得。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点东西啊,不太甘愿的感觉。就是说我们希望在今生的当中,拿一点东西,把它拿到来生去受用,有这种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缘它,这个就自我意识了。

就是第六意识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来你不要去攀缘,该你的,什么都跑不掉,但是我们就喜欢多事。就是说按照因果法则:你不要去追求,该是你的东西,它自已会显现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意识就喜欢多事——去攀缘,就把整个心给搞砸了,把因缘搞砸了。就是这因果法则,本来它是一个自然的轮动:你造善,你一定会得到安乐的果报,但是你去攀缘它的时候,就让这个果报变成卑劣——本来是功德庄严,变成人天有漏的福报了。所以我们想要去得到一个东西,有所求、有所得,这个就是有自我意识。所以对治自我意识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无分别!因为有所得心,它必须要靠很多的分别去带动它。所以你看天亲菩萨,怎么赞美这个初地菩萨:“无得不思议。”第一个无所得的智慧。

我们刚开始会建立一个善恶的概念,这个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远活在善恶,因为你这个善恶还是有所得。你要从善恶的概念,要进入到无所得:就是说你该造善还是造善,你该断恶还是断恶,但是你不要有一种想要去得到什么东西的思想,因为该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则是绝对不会错乱的。不是说:哦,你求,它才会有,就是你求,结果把因缘搞砸了,佛法是这个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庄严,那你要去求,那对不起,你启动了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的可怕,它扰乱了因果,第一个:因地,它扰乱第六意识,让你的所有的资粮变成卑劣;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识,它向内跟第八识结合,把你所有的业力变成生死轮回。

所以这个第七意识的可怕,内、外都干扰:向外干扰第六,让你所造的善业是有漏;向内它干扰第八,把你的业力窜成生死轮回。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响是不得了的——内、外干扰。第六意识跟第八识都是依他起性,本来都是无辜的,就是第七意识——自我意识在那边作祟。所以你看,整个唯识学第一个下手:就是除了一开始断恶修善——资粮位的菩萨,一到加行位,就开始面对你的根本问题了——就自我意识了,一到加行位以后,所以这块是很关键。

当然净土宗也很关键,因为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这个一切法的执取太重,你很难放下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打滚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一个一个对治:哦,这个是无常,把这个放下,A是无常的、B是无常的、C是无常的、D是无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过去所有的执着都放下,你只有一种情况:从根本上把这个自我放下,所有都脱落了。因为它都跟自我意识有关系,所以你要是够聪明:擒贼要擒王,你不对治自我意识,那你就很忙了:“时时勤拂拭”,哦,这个镜子那么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没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时间多,效果又差,你这个镜子脏了很简单:把镜子拿掉就好了——“本来无一物”,它本来就没有嘛!这一句话只有伟大的佛陀跟历代的祖师说得出来,观一切法空——就是最简单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来。

所以临终的正念就是这样,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这个是无常的、那个也是无常的……来不及了,临终的时候来不及了!你观察:这个都是无所得的,人生本来如梦如幻,你只要把那个自我拿掉,你来人生,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那只是一个因缘的流动而已,它只是业力的显现,缘生缘灭的假相而已。在因果当中没有一个自我可得,这个就是缘起性空。

所以你不断的串习,临终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当你这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你就很快的从过去跳脱出来,去面对未来。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你很难放弃过去,那你就没有所谓的欣求极乐,因为你连娑婆世界都放不下,你前脚都踏不出来,那就没有未来可言——一个人活在过去,你只好失掉未来。所以当你离开娑婆世界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很轻松的走出那个有所得那一关,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从娑婆世界走出来,你才可能进入弥陀的光明。你不可能两个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弥陀佛光明也要,没有这种人,因为这两个是不两立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如来藏与阿赖耶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这五种事情,很容易会折损清净智慧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佛教词典】大贤

(人名)青丘之大贤,唐代高丽国人。法相宗也。多作经...

【佛教词典】斛食

斛,本为量器名,古谓十斗,今容五斗。以四角形大木盘...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

了幻法师: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问: 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了幻法师答: 有 ,...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寺院的早课内容

早课的第一个内容是楞严咒。 楞严咒出自于《大佛顶首...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

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大安法师:无医药可治时,学净土的该如何做

问: 如有亲属有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该如...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