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老人积德,福泽子孙

2014/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老人积德,福泽子孙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能升官发财,那是他祖上积德了”;“哪家子孙这么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事实的确如此。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的老人,甚至祖祖辈辈的先人,有没有行善积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遭殃。这个道理有很多历史上的实例可以佐证:

隋朝名臣杨素年轻时非常有才学,可谓文武双全。论战功,“功臣莫居其右”;论文才,“足为一时之杰”。然而杨素专以智诈自立,阿谀时主,以求宠贵。他工于心计,残酷无情,参与策划了拥立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为皇太子的阴谋。也参与了杨广谋杀其父隋文帝的罪恶活动。他虽然获得隋炀帝一时的信任,但二人彼此之间是邪恶的勾结,互相利用的过程中一步步激化了君臣之间的猜忌和恶感。据说,杨素是在隋炀帝授意之下被毒死的,后来又激化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大叛乱。以致杨氏宗族被诛灭,祖坟被发掘,杨素本人遭到暴尸的惩罚,悲惨耻辱,莫过于此。古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仁,祸及子孙。”杨素的悲惨结局,正是如此!

此外,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这本书里描绘了大量诲淫诲盗的恶人恶事。这样的书一写成,祸害就发生了——因为这部书形容奸盗之事唯妙唯肖,令不明因果的读者,很容易生出非法、非份之想,邪说流毒不知害了多少社会青年!因此恶报现前,他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巴,这真是一个现世报的证据,足见因果不爽。

我们要知道,一家人以老人为根,根坏了,枝叶也不可能繁茂。那么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很简单,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消灾免难,另一方面可以为子孙培植福德,广利后世。所以说,老人有德,是一家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再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号称为第一财主的,是山东牟氏庄园。这个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延续至今,发达了四百多年,比王朝的历史还长。它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记录,传了十代。这个家族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这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施的粮食一共超过一亿斤。这个庄园没有围墙,也不用保卫,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么大的庄园,这么有钱,不要保卫吗?他们不需要,当地的整个县、整个市的人民都保卫他,都知道这家是好人,这家人富裕我们都沾光,我们都得福,我们要保护他。所以当地的强盗都不会抢他的,甚至都保护他。这个家族家教非常的严格,用古圣先贤的思想教育子孙,特别要子孙勤俭持家,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是奢侈,那就是败家之相。这就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明朝有一位俞净意公,他自小极为聪明,书读得很好,可是屡次考取功名都失败了。这位俞公是个读书人,本应懂得行善积福的道理,但是他内心并不信因果,家中厨房鱼虾不断,见到美貌女子就盯着人家猛看。又因为读过书,背后谈论起别人来妙语连珠、舌锋犀利。心里净是恩怨报复、高己卑人、嫉妒、执着名利等种种恶念,而且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这些感召到了什么结果呢?俞公到了中年落魄潦倒,家徒四壁,更为悲惨的是,先后生下9个儿女,死去7个,小儿子又走丢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妻子因为悲伤哭瞎了双眼,凄凉无比,俞净意公靠借钱过日子,真是悲惨至极啊。后来俞公经贵人指点,才知道是自己意恶太重,于是痛切忏悔、改过自新。仅仅三年就改变了命运,自己考取了进士,妻子恢复了视力,小儿子失而复得后给他连生七个孙子,而且后来个个成材。

我们很多老年朋友,总觉得不给后人留点遗产、留点房产,生怕子孙后代会吃苦受罪。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当年生活条件不好,父母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不是也过得不错么?再说,要靠着祖辈遗产过日子的子孙,也实在太没出息了吧!

司马光家训里面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意思是:别墅财产留给子孙,他们未必能守住;把书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读,不如布施行善,多积阴德,子孙才能长久地受到我们护佑啊。这是真智慧。

祖辈有德,全家得福。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德”这个字的含义是很深广的,我们大家都应该更深刻地了解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积德,何为败德?以免造了恶而不自知,还以为是行善,什么时候遭受了恶果又怨天尤人,以为自己委屈得很,以为善恶因果都是骗人的,那可就太冤枉了。能听闻善恶因果教育的人,都是以前积了大德,有大福报的人,祝愿大家都能闻即信受、力行善事,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都蒙福受益!

愿每大家都能学到“安身立命”、“福泽子孙”的人生宝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吃穿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人有福德,鬼神护佑

《印祖文钞》提到过一个公案:有一位梦庵居士,谈当地...

福是种来的,不是求来的

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

忏云老和尚谈自己50年过午不食的体验

已经吃素的人呢?我看他们现在好多人练习日中一食,我...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念佛法门的殊胜

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

【佛教词典】后堂板头

(杂名)僧堂内后堂首座之坐席也。...

【佛教词典】种智院大学

位于日本京都。系真言宗京都各派所立之新制大学。种智...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回光返照,不随妄转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

独孤皇后的成就秘诀

独孤皇后的成就秘诀...

【东林原创漫画】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选自《纪文达公笔记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