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明一法师  2015/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子“云门糊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很有意思,文字和意境之美不要说了,而且还是描述在禅堂里面用功的情景,具有禅修的指导意义。同时自己发现在生活中也同样用得上,同样具有指导生活态度的意义。

“云门糊饼赵州茶”是两则公案,大家都听过,这里就不再解释。“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云)门云:“糊饼。”另参阅《安住当下吃茶去》。”为什么说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呢?因为千七百则公案就是我们在禅堂乃至在生活中所需要参叩的,随手抓两则“信手拈来”,那就是云门的糊饼与赵州的吃茶去两则公案,让大家“奉作家”好好地参叩。

如何参呢?那就是要“细嚼清风”,在动止呼吸间慢慢地去体会其中之味。当你明白了佛祖的用心,证到了佛祖的境界的时候,也就是“饱餐明月”之后,忽然发现明月哪里会有渣嘛!所以说这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如果能够参透,那真的是与佛佛祖祖同一鼻孔出气,亲见云门与赵州了。

在禅堂用功需要坚持不懈,突破瓶颈之后会有很大进步

在禅堂用功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功夫没有味道,提不起来。拼命打起精神用功,粗提,提不起来;再提,没有味道,很烦!这个时候,分水岭就出来了,有的人打退堂鼓放弃了,听之任之不再用功向困难投降了;有的人硬着头皮死耗着;有的人就开始用心。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善知识点拨一下,大家就会明白,就在这丝毫没有味道的地方用功。告诉他们仔细再嚼嚼功夫,再细一点用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语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只要坚持不懈,慢慢地就会有点味道了;再提,再加力用功,新的境界出来了。最后会发现,新的境界比原来的境界更清明、更透彻,这在自己是有亲身体会的。

这就是要对没有味道像清风一样的功夫,坚持不懈地参。不要怕空费力气,不要怕没有结果,只管努力去耕耘,功夫就会在这个着不上力的地方显现出来。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不得力处正好着力”。关键的是不要放弃,要知道这就是你的功夫瓶颈之所在,突破之后就会有很大进步。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需要好好用心,深入钻研

生活中也是如此,学生会有学习很无聊、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这个时候不能放弃,就要在这个无聊的时间里面,不要浪费掉这些无聊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去找学习中的困惑,去深入地学——把这个无聊当作清风,拿来好好咂吧咂吧。这在学英语的人应该最有体会,在记英语单词到三四千或者八九千的时候,会有一个坎很难过去,怕困难的人放弃了,坚持不懈的人就突破了。

工作中也是如此,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开始有点意思,时间长了就很无聊,总感觉这个重复的劳动无聊。这个时候不要放弃,好好地用用心,把工作再做得深入一些,拿出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或者反向思维一下,你就会发现,在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乐趣等待着我们去享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

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

世出世间之事不出于因果

我们以电波和影像来体会,有心念的电波发出去才会投影...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佛教词典】磐石劫芥子劫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

【佛教词典】智积院

为日本真言宗智山派总本山。位于京都市东山区东大路。...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

寺院的早课内容

早课的第一个内容是楞严咒。 楞严咒出自于《大佛顶首...

三国吴主孙皓玷污佛像的因果故事

吴主孙皓,性格暴虐,做事不近人情;有一天,他与婇女...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大安法师:无医药可治时,学净土的该如何做

问: 如有亲属有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该如...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