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净界法师  2015/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善念,哪个是恶念?

净界法师答:好,问得很好。我们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没有判断能力,我们必须要从经典上学习,佛陀对于善念恶念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当然身为《佛法概要》,其实我们《佛法概要》只是一个很rough的,很粗显地带大家走一次佛法的道次第,但是你千万不要希望你听完《佛法概要》,你就什么都不要学了,不要这样想。

这是一个通途的课程,你觉得你哪一方面不够,比方说你发心比较不足,你要找跟发菩提心有关的经典来补强你自己;你觉得你的正见比较差,我没办法判断善恶念,那《百法明门论》讲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高慢,什么是悭贪,什么是懈怠,什么是放逸。很多人把懈怠跟放逸搞不清楚,懈怠是比较轻微的,放逸是比较严重的。懈怠就是我今天不想做功课,但是我还不至于放逸;放逸是很想要起烦恼。我不做功课,不代表我就想起烦恼。所以如果你对你的念头的判断能力很差,我建议你读《百法明门论》。

佛陀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这个是一个通途课程,那你觉得你有所不足,你要找专业的课程去补强你自己。所以《佛法概要》是一个整体性的介绍,它不可能针对一个主题深入地探讨。那这样讲的话,你半年、三个月怎么讲得完?但至少你知道佛法是什么,修行是怎么回事,建立一个概念,理观是什么,事修是什么。所以《佛法概要》它是给你一个很大纲的了解,知道你现在需要补强哪一方面,然后你再去做补强。

所以我们所有的判断,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什么是帮助你往生的,什么是障碍你往生的,我们不能完全靠直觉,要从经典学习,佛陀说了算。所以你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只有透过学习。

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看经典的时间稍微多一点,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的,真的。佛陀说,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都不能相信自己。你试试看,你现在想一件事情,用你的想法去想,然后再去翻翻经典,你会发觉你的想法跟佛陀说的不一样,然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作颠倒妄想。但是你慢慢地去从日常生活印证,你会发觉佛陀是对的,然后你对佛陀的信心就慢慢增加了。

佛法是可以印证的,它跟哲学不一样。哲学家讲出一个道理,它不一定是对的,只是他的概念而已。但是佛陀的话,是他自己修证过来的——“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佛陀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讲这个佛法,他走过来了。所以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你只好跟着你自己的感觉去判断,那你就不知道对不对,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我要提醒你大部分是错的。

我们的人生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没有办法去处理人生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受的所有教育,只有办法处理生活的问题,没办法处理生命的问题,真的。你不管接受什么教育,没办法处理你生命的问题,没办法。但是会让你生活好一点,因为你学历高,你可以做很好的工作,可以帮你处理生活的问题,但是生命的问题一点都没有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怎么知道我的念头是对是错,你只有从教理学习,看佛陀怎么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

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 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

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

问: 人都会有念头,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虽然不至...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提前火化会障碍往生吗

问: 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佛门不推崇算命,为何却有《达摩一掌经》传于世呢

为什么佛门不推崇算命,却有《达摩一掌经》暗传于世呢...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

【佛教词典】本性佛

(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佛具大智慧照了一切法,自性...

【佛教词典】得鱼忘筌

筌,又作荃。指既钓得鱼,便忘其鱼具。比喻既已成功即...

「恶知识」都有哪一些

这个恶知识再解释一下子。在其他的经论上讲,恶知识有...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

经书上的字读错了该怎么办

问: 听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诉我,部分信众因为请的经...

神通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导致疲劳的七种病

如果你感到浑身没劲,不妨给自己23周时间,改变一下不...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

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一生自称常惭愧僧。 常思己过,对不...

生命中的五颗球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

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

被烦恼贼掠夺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个照应。...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