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智敏上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己的出家身。有些出家人,在寺庙里待了一阵,碰了很多钉子,最后来一个“出家在家一样修道,倒不如回家去修好了”。有的人回家,家庭里边不要他干事情,也不要工作,有父母养他,好像很安逸,时间也很长,寺庙里的事情都不要干,一天到晚吃饭看书。但是你这样修行会不会成就?这里,我们就把在家出家的分别也稍微讲一下。念了之后也就是激励大家:得到很稀有的出家身,那就要好好行持修行,不要再放逸了。下边就在家出家的比较介绍一下。

我们要知道,“家是一切众苦发生长养住处”。一切苦,产生、长养、住的地方就是家庭。我们不要以为家庭温暖啊,方便啊,有人体贴照顾啊……要知道一切痛苦就是在家庭里发生的,一切痛苦就是在家庭里长养的,一切痛苦住在哪里?就住在家庭里。

“若住家中现生不能出离者”,那么现在在家的人,今生不能够马上出家的、出离的,那怎么办呢?——那么痛苦的地方,你待在那里,心里很不舒畅了或者是精神很痛苦了,但也有办法。

“应当日夜作念,如何乃能成就出离。我愿日夜之中,凡僧百业,布萨自恣,各种羯磨,礼佛诵赞,行住一切威仪,如住僧中,做能成想”。在家人假使因种种因缘羁绊不能马上出离,出家因缘尚未成熟的话(我们这里很多,想出家还是被喊回去了),就日夜都要这么想,这么发愿。就是说自己要发愿,这样能够成就出离、成就出家的事情。

发愿日夜之中,僧团里面各式各样的事情——布萨、自恣,各式各样的羯磨,礼佛诵赞念诵,行住威仪一切,“如住僧中”——就跟自己住在僧团里一样,希望都能够成就,这个愿要发。就是说将来要能够跟出家人一模一样地做,这个愿要发。即使你现在不能出家,但是要发这个愿。《五字真言》中初地菩萨“心常欲出家”就是这个意思。初地菩萨尚且要出家,难道我们现在倒不想出家吗?所以现在一时不能出离的人呢,就要发这个愿——希望将来僧团的事情都能够做到。这样生欢喜心。

现在我们说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即使是菩萨(在家的),因为家庭所系缚,不论怎么样努力,无上正等菩提现生是证不到的——佛是出家身。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人呢,他说他是什么如来。后来有居士(是不是真的居士我不知道)写信来问此事。我问,这如来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回答说是在家的。这里就说了,在家人无论如何努力,佛的无上正等圆满菩提现生是证不到的。佛出世都是现出家相。

如果在家菩萨呢,“于现生出离之心,居住净刹之念,于寺致力,恒常依法往还净寺,作于无上正等圆满菩提、现生成就大觉等资粮,正真净洁积集修行也”。在家菩萨怎么样?他这时候一定要发出离心,要发愿——住在净刹(僧团)的念头要生起来;在寺庙里要致力,要努力地培福,依止僧团(有的时候持八关斋戒)。把证得无上菩提、现生成就大觉的资粮积聚起来,就是要把即生成佛的资粮积聚起来。这是对在家的而言。下边就是出家在家的比较:

出家有五个功德:

(1) “谓聪慧出家具学之士夫”,就是聪明的人。出家都有点聪明的,如果笨的人就不会想走出家的路——再是社会上遭到打击,他情愿自杀或者情愿偷盗,也不会去想到出家的。能够想到出家的总是还有点善根,这个善根就是智慧的善根。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有点智慧的——他别的路不选择,就选出家这个道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是受打击来的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出离了,将来能够成就涅槃无上大乐,将来能够度人,产生很多的善法功德。

(2)“将来眷属延绵无绝”。

(3) “自身不离圣哲亲近承事”,自己可以不离开那些圣哲。过去正法住世的时候,很多圣哲都住世,他们的弟子就有机会亲近圣哲。现在是末法时期,当然圣哲不容易亲近,但是你如法地照菩提道次第所说,依止善知识作佛想,就得佛的加持——这是佛的慈悲。即使没有圣哲住世,你只要把善知识当佛想,即使这善知识不是佛,但是你作佛去想的话,佛就会加持你。佛就通过善知识来加持你,得佛的加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这是功德,出家的几种功德。

(4)“无权快愉”。

(5)“成就赞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出家的含义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

【佛教词典】无为生死

圣人是无为的人,无为的人所受的生死,叫做无为生死。...

【佛教词典】来迎印

(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与敌人做朋友

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