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你布施多了,这个缘自然地就会越结越多。所以,佛教里有财施、法施、无畏施,无论是金钱、物质、佛法,乃至是精神上的安慰,能够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好处,这些都是结缘。

我们都知道,在“六度”里头,所强调的是,第一度就是布施。而在“四摄法”中的第一度还是布施。当然,佛教还有比布施更好的,那就是供养。因为这个布施总是有一点我高你低的感觉,我同情你才会施舍给你。但供养就不一样,供养就是我供奉给你,你高我低,你尊我卑。因为我们佛家处处讲求内心的谦下,唯有内心谦下,我们才不容易贡高我慢,才不会起分别心,因计较我多你少,我有你无,我长你短而起烦恼。又或者心里头总觉得人不如我,我比别人优胜,这些都是骄傲心,都会对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

我们布施的时候会有优越或骄傲的感觉,但供养就没有这种想法了。所以,常做供养,对袪除我们的贡高我慢心很有帮助。可是我们要行布施,有的时候仍然不舍得,心想这是我的,为什么要给你?我辛辛苦苦累积了这么久,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大家要知道,这个布施主要是出于我们的心,而不是布施的金钱或物品有多少,因为佛教讲求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对象,没有布施的中间物,没有布施的自己,要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德。我们为什要布施行善呢?就是为了做功德,而这个功德是可以累积的,可以保留到下一世。所以,我们说储资粮。

佛教讲的“如是因,如是果”。布施就是培养我们的舍心,把我们的心量放大,我们心量放大了,财富自然就会来到。我们经常说,世间财富都是五家所有:一者,官府所有。官府把我们的财富拿走,我们就没有了;二者,不孝子孙所有。不孝子孙会把我们的财富败掉;三者,盗贼所有,小偷、盗贼会把我们的财富抢走、夺走;四者,水灾。洪水一来,再多的财富也被冲走了;五者,火灾。火灾之可怕,更是惊心可怖,一场大火可以令人家园尽毁,什么都没有了。此外还有地震、海啸,种种的灾难都会把我们的财富夺走。

所以说,这个人生无论你怎样的苦心积累也是徒劳的。有句话说“子孙好过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意思就是如果子孙不如我,他们也会把钱败掉;但是如果他们好过我,能力自然就强,就能够创业兴家,那么又何需我将财产留给他们?当然了,你们有家庭用心培养子女,让他们读书,让他们有道德,让他们变得高尚,他们将来的成就会更大。如果你只是累积了很多的财富留给他们,其实只会培养了他们的贪心。

所以,我们要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布施心、供养心,今天不够,明天再努力,一步一步的慢慢养成。人家说啦,施比受更有福。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培福修慧,培福是要慢慢地培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供养佛的时候,那是法供养最。香花灯涂果啊,茶食宝珠...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就是用法来作...

鱼王悲心救饥民

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佛教四威仪与身体健康

现代职业人士及年青人常见的身体疾病有颈椎病、腰椎病...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节后上班吃点素

明天,春节假期就过完了,又开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佛教词典】立相住心

(术语)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

【佛教词典】转依四义

【转依四义】 p1408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一、能转道,...

舍利弗露宿记

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大安法师:戒杀吃素的问答

问: 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 大安法师答:...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星云大师《为父母生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日欣逢我父亲(母亲)的寿辰,请您接...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