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敬老养老是福气

2012/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并无什么特别感受,只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如果非去不可,也当有一个明确的去处,才能令父母安心。 近年来,年轻人留下年老父母,到城市工作已蔚为潮流趋势。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了病痛,也只能拖着病体与老伴相依为命。更有些子女,还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于是老人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替子女照顾孙儿辈,生活更显艰辛。

人,总是会有老的一天,也会有病的时候。在老病交迫时,正需要亲情的陪伴与照料,子女不管怎样都要留在身边照顾。换成我们自己,谁不想此时能有亲人在身边呵护照顾呢?可如今,子女在外工作,与老人分开,难以在最需要的时候尽到孝心,也使在病苦中的老人,更添加了不少的寂寞与孤独。 有些年轻父母,因为不习惯老人,所以不愿意跟老人住在一起。比如,年轻人的饮食与老人不一样,老年人喜欢柔软一些的食物,年轻人却觉得这样的食物太烂不好吃。其实就分两次起锅就行,老人家的就多焖三两分钟就好;又有些长辈喜欢唠叨,看哪样不好就要念叨上几句,常常念,常常说,晚辈听多了也会心烦难受。但我们千万不能说老人爱唠叨,想我们小时候何尝不也是那样老爱问,问东问西,同一件事不知问过多少遍还在问。又或者,有些晚辈爱干净,嫌老人家生活随意。其实小时候自己怎样走过来的,家里的环境不也就是如此吗?对于老人家的节俭,我们既要能体谅,也要能学习。 这些事,仔细看,也都是一些琐事,需要互相谅解与包容。

对子女而言,孝敬长辈,令长辈欢喜,是我们的本分。而长辈对于晚辈,也需关怀爱护,了解子女在职场上的工作压力也挺大的,一两句体贴的话,会让彼此的心更加靠近。家人间,常以这样温馨的话语来调和,家庭会更显和睦。

唐朝张公艺为何能九代同居,使家族和睦兴旺?其关键就在一个“忍”字,因此留下“公艺百忍”的佳话。家庭中的很多琐事,的确需要彼此的宽忍。忍,实际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因为爱,便会退让、礼让、忍让,于是许多冲突,会化之无形。特别是在大家族中,更需彼此的宽容与忍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父母健在之时,因工作不在父母身边,也需常以电话关怀。到了父母年老之时,理应陪伴在侧,多给予关怀与照顾,这是一个家庭的福气。因为子女看在眼里,便会记在心上,将来自己年老,子女也会随侍在侧。 斑斑白发,身影佝偻,脱落的牙,吃一餐都极其不易的老父老母,我们怎能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呢?为何不在他们人生的最后的时光里,好好陪伴,给予他们一个美好幸福的晚年呢? 诗云:“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千万不要错失了陪伴父母的机会,留下永恒的伤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孝顺父母要及时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则可得...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孝顺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用反作用力来改造相貌

人人都想拥有美丽的相貌,但是有时事与愿违,为什么?...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佛教词典】婆罗门仙

(异类)又曰半天婆罗门。鬼趣之一仙也。释门正统四曰...

【佛教词典】圣众来迎

即念佛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极乐...

言归于好

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怎样知道自己的功课和使命

问: 人此生都有自己在这世间的功课和使命,怎样知道...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

本焕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佛学漫画】根器

根器也可以称为修行佛法的禀赋。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