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2016/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于“勤俭”;而一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无论是夏朝的桀、商朝的纣,还是秦朝的秦二世等统治者,他们奢淫无度、强压人民、手段残酷,导致人民反抗或政权更替,最终落得国破人亡的下场。由此可见,“奢”是人事必败的重要原因。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左传·闵公元年》中有云:“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享乐”的积极意义,而是告诫众人该如何去把握“逸”的度。

人生如溪,一路总有磕绊曲折,幸运的时候,也许能够无阻无碍,顺流而下,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但要审时度势,时刻准备面对下一段坎坷,这才不至于在突然面对大起大落时措手不及,从而跌入谷底,一蹶不起。

后唐庄宗最初励精图治、振兴国家而取得成功,但后来安逸享乐、沉溺歌舞而导致亡国。只享安逸不图上进的人,永远都是固步自封的,通常他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再也没有忧患意识,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这其间的损失可能并不单单只是失去物质,也有可能是自身的人格魅力。没有人愿意同骄傲自大的人相处,傲慢永远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自以为是的“尊严”。

郑板桥曾有一联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君子爱竹,是因为竹子疏朗潇洒,素有谦谦君子之风;君子爱梅,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暗发幽香。

因而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相反,骄傲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愚昧,没人会为这份情谊买单。

圣人的格言警句,可谓是前车之鉴,尤其在这人际关系愈加复杂的新世纪,我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可行的精神,来安抚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人生的成长。“奢、逸、骄” 这三个字,应当时刻警惕,谨记于心,才能兴家立业得人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

一天24小时的使用法

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规划、安...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

【佛教词典】梵赞

梵语 stotra。以梵音叹咏佛菩萨功德之赞文。盛行于印度...

【佛教词典】净影寺

位于陕西西安。隋文帝所创建。隋朝统一天下后,特崇佛...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骄傲的孔雀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