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净界法师  2017/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的业已经形成增长业了,我们在临终之前应该怎么处理,让这个业沉淀下来呢?你必须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事修;第二个,理观。

(一)如法忏悔——忏除三涂果报

事修,就是如法地忏悔。如法忏悔,如果它只是一个内心的活动,那就责心忏。烦恼一活动就呵责自己,思惟它的过失。就是你这个火还在燃烧,还没有引起森林大火的时候,赶快用呵责的心来把它扑灭。

第二个,作法忏。这个作法忏就是比较中品了,就是找一个人,或者向佛菩萨如法地忏悔,发愿永不再造作。第三个是比较重要的,取相忏。责心忏跟作法忏,它的缺点,只能够忏今生,但是取相忏它有两个好处:它能够通忏过去;第二个,取相忏它能够产生一种非常好的善根,惭愧的善根,就是拜大悲忏或者拜八十八佛

祖师安立一个忏法,他一定会规划你,引导你。一开始修皈依、发愿、忏悔,最后回向,他会帮你规划得好好的,你只要跟着仪轨走就好了。也就是说祖师他很清楚,知道怎么去断你的相续心,怎么去把你忏悔的善根栽培起来,你只要照这个仪轨做就好。尤其是八十八佛,这个就是作法忏。

(二)生起对治——断绝恶念相续

第二个,就是理观。理观,当然第一个就发愿。一个人要从错误中跳脱出来,你一定有一个理想抱负,对来生一定有一个愿望。如果你觉得来生什么都可以,你就很难去改变你的错误,因为你无所谓。所以,忏悔是面对过去,发愿是用未来来带动现在,所以发愿是很重要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是一种往生的愿、成佛的愿。那么,由愿力开始持戒,当然愿力就是包括戒体,尤其是四根本重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然后修习止观。这个止观,思惟业果,思惟空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透过取相忏,在取相忏当中,把我们第八识所有生死的业,透过忏悔,让它相续的功能全部破坏掉,让它不能得果报。《楞严经》的意思就是一种业力的沉淀。

我们今天有一杯水,你丢了一个泥沙下去,清净的水跟泥沙在一起。你必须做一件事情,不要去搅动它,你必须让它沉淀下来。我们面对阿赖耶识只有一种态度,你千万不要去搅动它,你不要再去激发它,不要再刺激它了。阿赖耶识的业,全部跟生死、跟三界轮回有关系的。我们过去生很难做出一个出世间的功德,很难!你在修习空观的时间、解脱道的时间很少。你就算布施,你都是有所得,都是生死业。所以,阿赖耶识的业,对临终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有帮助的。但是没关系,你不要去刺激它就好了。

那怎么样不去刺激它呢?就透过忏悔。忏悔有两个意思:消除罪障;第二个,更重要的是长善根。你不断地拜忏以后,你的心态改变了,你遇到恶法,你自然会抗拒它,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开始好乐善法,厌恶恶法。一个人拜忏到一段时间,你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心态。你这种心态产生,你的生死业力就很难在你的心中落脚,因为你善根成就了,就这个意思。当然你必须要有事修跟理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

往生西方全凭信愿持名不失正念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 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素食者是奇怪之人还是聪明之人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奇怪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

【推荐】做人的四项原则

怎么做人呢?做人有四项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赚钱很重要...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佛教词典】略论安乐净土义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安乐...

【佛教词典】他鞞罗

(术语)又作体毗履,他毗利。上座部之梵名。慧琳音义...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一切诸相都从心所造,都是虚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心...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星云大师《固执的偏见》

一个人身体上有病,吃药打针也许就能痊愈。但是,思想...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