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净界法师  2017/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愿望,这些愿望对你的生命会产生引导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只知道积聚资粮,还要知道这些资粮的方向在哪里?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所发的愿,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没有方向性,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以愿力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常犯两个毛病:

第一种人是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属于人天种性,虽然修了很多福报,布施、持戒…等,但是在修福报的时候,对安乐的果报期待,他只看到这个美食的外表,没有看到美食当中有毒药。喜欢修福报的人,要特别注意厌离娑婆。

第二种人是偏重在“无相的空性”:有些人静坐思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这个因缘当中,脱离了因缘法,进入到无相的平等法界,长时间进入这种平等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极乐世界”也不可得;所谓的痛苦不可得、安乐也不可得。这种人要他欣求极乐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没有想过要追求什么。古德说:一个经常“修空观”的人,会忽略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业力”的问题!在修空观的阶段,还有无穷尽的生死业力未断。修空观之后,就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应该要好好思惟:虽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的当下,这个“假”有它的因缘作用。

所以我们对于“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件事情,你现在就要注意了!我发觉有很多修净土的人,表现令人失望,虽然念佛很久了,却从来没有思惟“娑婆世界”和 “极乐世界”的关系,总是想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为他开示就够了。你要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坚固,一定是平常你在静坐的时候,不断的思惟,然后让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调一点、微调一点…整个生命之树,才会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倾倒,这样才对!而这样倾倒的方向抉择,来自于你在静中,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的思惟观察。所以说“信愿”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问: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净界法师答: 我前一阵...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

【佛教词典】本无宗

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首。本无之说,广义言之...

【佛教词典】施设

(术语)安立之义,建立之义,发起之义。唯识述记三末...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

我们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里呢

空性的智慧跟净土事修的佛号,应该怎么融通呢?这就要...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