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憨山大师  2018/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是知古人参求,只在生死路头讨端的、求究竟,非离此外,别于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当作奇特事也。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若悟而不存、证而无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学人去圣逾远,不见古人真实行履,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即此日用,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轻放过,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处,便是真实悟门。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非是听座主撞钟击鼓,登华座,开大口,学野干鸣,侧耳低头,闭目披衣时,方为佛法也。

所以善财童子,南历百城,参礼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故得开悟尘尘刹刹诸解脱法门。然法门固无论,即善知识,安得有刹尘之多多耶?殊不知刹刹尘尘者,乃吾人日用妄想念虑情尘也,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嗔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札锥,一一勘破,一一透过,如此便是真实知识,当下即登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外更有何知识可参,更有甚奇特法门可入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轮回力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激扬生死凡夫之厌欣心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山道上的小虫

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佛教词典】无缘慈悲

三种慈悲之一,即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

【佛教词典】唯识实性

【唯识实性】 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亦即真如。《唯识三...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