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20/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的微密止观来修学无漏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正念真如,一种回光返照,不随分别,那么你将来的功德就能够出离烦恼,甚至于蒙佛授记,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

那么为什么还自我欺蒙,尚且停留在观听当中呢?观、听,指的是六根门头当中见、闻、嗅、尝、觉、知向外的攀缘。

本经很强调“一念熏修”,蕅益大师也强调“一念熏修”的可贵,因为它真能破妄。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什么叫真能破妄,什么叫做回光返照、一念熏修。

比方说鸯掘摩罗尊者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老人家去外面托钵。托钵的时候,他到一个长者的家庭。这个长者很恭敬地把饭菜供养给鸯掘摩罗尊者,然后跟尊者说:“我们家的媳妇今天生小孩,但是后来难产,这个小孩生不出来,现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个安胎的法门,怎么样把这个胎儿顺利生出来呢?”

鸯掘摩罗尊者说:“我跟从佛陀学佛以来,没有学到这个法门。”情况很紧急,他赶快用神通跑回精舍请问佛陀:“佛陀!有一个长者他家的媳妇生小孩难产,应该怎么办?”

佛陀说:“你赶快回去告诉她,要她忆念说‘我从受戒以来,我都是护持不杀生戒的。’叫她忆念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尊者鸯掘摩罗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回去告诉她。这个女众正在危险的时候,她就忆念了,她自从受戒以来都是很认真地来护持不杀生戒。结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小孩就顺利生出来。

我们心中本来是有很多黑暗,没有错的,烦恼会障碍我们的光明,罪业也会障碍我们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灯光一亮的时候障碍就破掉。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忆念,就是你那个心要产生一种观照,随着那个东西去观照。你只要生起一种观照,它就会产生功德。

西藏的上师曾经讲过一句话:即便我们放纵了烦恼一千次,但是也抵不过一次的观照。诶,我过去一直放纵它,又去放纵它,放纵一千次,但是只要有一次的回光返照,你就可以消灭它。我跟烦恼打仗,我输你一千次都没关系。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远战胜它。

为什么?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因为烦恼是不真实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显现的一个假相。所以一个人觉悟以后,就永远不会颠倒了。

所以佛陀一再强调一念熏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妄想在心中虽然缠缚了多生多劫,毕竟它是虚妄的。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刹那的时间,就可以让它光明。这个地方佛陀强调,因为你的熏修是真实的,烦恼是虚妄的,所以就能够有出缠、授记种种的功德。

这个地方是劝勉我们实际去修学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烦恼中有佛性

这是十缘发心的第七项了尊重己灵。 这个己灵就是我们现...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佛教词典】定散自力

(术语)弘愿他力之反对。对于他力大行之念佛,而定善...

【佛教词典】一分常论

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前际而起之...

佛你为什么不帮我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转粗重为轻安

三善十一者:言轻安者,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

圣严法师《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我们所到的任何环境,都应看作就是我们自己。坐飞机时...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

蕅益大师的生平德业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这个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

【推荐】用三三四把佛号摄住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

了幻法师: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到极乐世界能得寿命无量,修行永不退转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