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守护六根

智谕法师  2012/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它放逸。

先讲五根不要让它染五尘。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眼根不要染色尘,辨别它好看不好看,耳根不要染声尘,辨别它好听不好听,……身根不要染触尘,辨别它舒适不舒适。

五根没有罪过,本来是不染的。因五识里有一分意识,所以才起染着心。五根正对五尘的时候,第一念一点都没有罪过,清清净净的。例如眼见红的、黄的,它就是红的、黄的,没有丝毫贪着心,可是第二念虚妄起来的时候,就起了贪着、染着。

第一念没有染的时候,叫介尔初心,是清清净净的第一个念头。我们要用这个心去念佛。所谓“西方极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我们凡夫都具有这个介尔心,所以我们以介尔心去念,一定能往生。

这个介尔初心,原来是众生的本觉(本来的觉性),由于第二念虚妄兴起,才生出不觉,不觉就迷惑了,迷惑了所以堕入六道生死。

我们现在听闻净土法门,一心念佛,那就是开始觉悟,叫始觉。在介尔初心的本觉时,由于一念迷惑起不觉,在不觉中,一念回心念阿弥陀佛,那就是本觉性。阿弥陀佛是觉悟的人,阿弥陀佛就是本觉。我们一念阿弥陀佛就是始觉。

念佛就是要使“始觉”合于自己的“本觉”。所以念佛法门最圆、最究竟。只要以介尔初心念一句佛号,就是“始觉”合于“本觉”。

怎么样念佛是不用介尔心呢?念佛时想其他的事,那就不是介尔初心。因此,要求大家在念佛时,心里杂念一概不要,仅仅单提一句阿弥陀佛佛号,那是介尔心,就是“始觉”合于“本觉”。

各位可以想一想,平时整天拿念珠,可曾念出这样一句佛号来没有?要知道,真正以始觉心,念合于本觉的一句佛号来,那是真念佛。否则,只用平常杂乱心,根本没有这么念,那实在是冒充的念佛人。

我们讲五识染五尘。那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由于意识染法尘才起的。意识染法尘,有的是“因缘”起,有的是“独头”起。眼看见好看的,意识起贪着心,这是因缘起。那个起贪着的是意识。眼贪好看,就是眼识染色尘。

独头意识是它自己打妄想起来的。其实,也不能完全说它是打妄想自己起来的,那是根据过去五根接触五尘所产生的影像而把它记住了。譬如说,看见红色时,是眼根对色尘,当不见红色时,心里还可忆想红色,那是意根对法尘。

五根对五尘产生五识,是现在有,不是过去有,也不是未来有。现在跟睛看见色尘,耳朵听见声尘是现在产生眼识耳识,是意识对法尘,不对现在,而是对过去与未来。怎么知道呢?瞎眼的人看不见现在的一切。假使意识可对现在的话,瞎眼的人还有意识,应该还可以见,意识若可对现在,聋子应该可以听。

所以意识对法尘起染,五识即染五尘。怎样称为意识不染法尘呢?意识不怕它起,只要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不可有四相三毒。四相是我、人、众、寿相,三毒是贪、嗔、痴。意识对法尘不起四相、三毒,那就是不染于六尘。

大家回家以后,要记住,不管遇到任何境界,意识不可染着。假使不起四相、三毒,那清清净净的心就是西方七宝池。这时念阿弥陀佛,那七宝池中就莲开九品。不起四相、三毒,那时六识出于六根门头,在六尘中就可来去自如。

不起我、人、众、寿相,不生三毒心,修其他法门也可做到,但难度很大,唯有修念佛法门最容易。例如参禅,闭上眼一参,就有我、人、众、寿相。参禅不离贪,嗔,痴,即如乐着禅味,就是着了一个“贪”字。

现在看一看净土法门方便不方便。且跟我念阿弥陀佛,念的时候要听得清楚,宇字分明。这四字只要听得清楚明白,一定没有我、人、众、寿相,一定没有贪、嗔、痴。虽念阿弥陀佛也不贪阿弥陀佛,多直捷了当的法门啊!

因此,念佛要以一句佛号,在“五根”贪“五尘”,“意根”贪“法尘”的时候,把它扫得于干净净,如同周利槃陀伽扫地一般。大家回家念佛,要天天这样用劝,不要像过去那样悠悠荡荡,埋头过日,待腊月三十,小鬼来抓时,毫无办法。

现在虽然六根染六尘,若是天天用功,慢慢染着心就会逐渐减轻。染着轻时叫“六根清净方为道’。到那时往生才有点把握。

“六根清净”在其他法门讲起来很为深妙,不是凡夫所能修。但是净土法门仗信愿行就能办到,连道道地地的愚痴凡夫,用介尔心念佛,一句当下就是六根清净位。假使用其他法门修行,要多生多劫才能得到哩。大势至菩萨讲,“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这种修法。以一句佛号都镊六根,净念相继,到了净念相继的时候就是六根清净位了。

平时大家念佛要起观照力,不要迷迷糊糊。首先要观察自己不可起心碍境,也就是不可起心染着,妨碍环境。心起妨碍环境,是意识心先染,然后染于六尘。当你念佛的时候应默默观照,意识心是不是染于六尘。若有,赶紧提起佛号把它清除,念到意识心一点不染六尘,那叫做“赤裸裸一丝不挂”,这时的心叫自性清净心。

同时,进一步观察,不可引境碍心。就是说,不可对五尘起憎爱之感,再染着于心。把外头的环境引回来妨碍自己的心。

起心碍境的时候,是意识先染,引境碍心,是五识先染,再染意识。五识一染,再把意识染着,这叫六尘缘影心。这时意识里含藏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会跟着出来。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两个人没有吵架时是好朋友,一吵架是五识染五尘。那时互相都没有好话: “你那天到我家吃了一顿饭。……” “你那天向我要了不少东西。……”意识里的旧帐、新帐一起勾上心头。

回家修的时候,要使意识心好比虚空一样,雁过不留痕,又好比明镜一样,影去不留像。

若被五识染五尘,再染意识,就会产生不自在。初时产生忧愁心,再重一点转成悲伤心,悲伤心再转成扰乱心。这扰乱心一起,念佛就念不下去了。扰乱心以后就产生大苦恼聚,所受的六道苦就从这里来了。

意识心能够不染着,这就是古德所说的“一丝不挂,一尘不染”的境界。这时的心清清净净、横遭竖穷。无量寿,佛寿命无量叫竖穷,光照十方叫横遍。念到这清清净净,横遭竖穷,叫法界心,一句阿弥陀佛横遍竖穷,叫法界身。阿弥陀佛的法界身,和我念佛的法界心,同是一真法界。佛不过是我心中的佛,我的心也是佛的心,一念佛,就是自己的佛心念我自己的心佛,那叫一真法界。各位悠荡念佛,怎能念到这种地步,徒然荒废大好岁月了。

谈到此地,就可知道,净土法门是以法界圆融为体。心是佛的心,佛是心的佛,将来见阿弥陀佛,是见心中的阿弥陀佛,往生是往生心中的极乐世界。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界圆融无碍的体,就是我的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当下一句阿弥陀佛已经具足,佛念一起,佛已圆成,凡夫不知,实在可怜。

念佛法门,是以法界圆融为体,以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为宗要(宗要就是修行的要领),以放下、无碍、往生为用。

第一天和大家讲放下,今天讲无碍。净土法门的大用,就是放下无碍往生西方。

由此可知,以介尔心念佛,心念刚一起,早已成就了心佛,不假方便,没有渐次,不须三大阿僧祗劫,今生就了生死。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法门最为圆顿究竟,“此法甚深微妙,非浅智所能知”。

现在大家既知念佛法门的可贵,希望能至诚恳切地念,以介尔心念佛。我愚痴冥顽,自知业障深重,七天来借大家的功德,一同念佛,唯愿一同往生西方,永远作莲池中的菩提眷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事忏的三个种类

一、责心忏自责己心,令生厌离。 二、作法忏向清净大小...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

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佛教词典】佛陀扇多

梵名 Buddha?ānta。意译觉定。北魏译经僧。北天竺人。...

【佛教词典】畜长衣过限戒开缘

亦名:长衣过限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有...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勿贪非分之物

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

原来我这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星云大师:三毒五盖的对治方法

《中阿含经》卷十〈食经〉中,佛陀曾说:众生以爱为食...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江西东林寺48米高阿弥陀佛像完成安装

2011年1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在建的世界最高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