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净界法师  2020/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

持地菩萨,“持地”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从外在的事相,他因地是平整大地,使令大地平整,所以叫持地;深层的意思,从理观来说,他对一切怨亲的众生内心平等,这个“持地”指的是心地。一个是大地,一个是心地,这两层意思。

这个时候他就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讲他过去的因缘。说我忆念在过去的因缘当中,有一尊普光如来出现于世。这个普光如来就是五十三佛的第一尊佛,那个时候我出家做一个修苦行的比丘。这个持地比丘修苦行是怎么修的,往下看就知道。身为比丘,我的修行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经常在一切的要路津口。他不是在佛堂修学,他是在要路跟津口的地方修学。要路就是众人往来的地方,人很多的地方。津口就是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就是车马很多的地方。

我经常跑到人很多、车子很多的地方,干什么呢?假设这个地方的土地有危险、很狭隘、有不如法——不如道路之法,那么这个不如法的道路有什么过失呢?会妨损车马,会妨害车子,会伤害到马。只要遇到这样的处所,我就用泥土做一个平填的工作。也就是说,比较高的地方我把它移走,比较低的地方我把它填满。

假设遇到有河流的地方走不过去,我在中间做一个桥梁,或者是用沙土把这个坑洞填平,让它能够形成一个道路,我就是在做这件事情。经过以上的勤苦,当中经过无量佛的出世,我都是做平地之行,而没有退转这个道心。这讲到持地比丘出家以后的修行方法,这个就是他的方便门。

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前面讲平地,这个地方讲他兼带的修学。或者有一些力量比较薄弱的众生,比方说小孩子或者女众,我就到阛阓处,人很热闹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经常做买卖。假设有人需要去拿东西、要搬东西的时候,我就预先把这个东西搬到他所要到达的处所,然后放下物品就当下离开,完全不收任何的费用。

前面是讲他的所缘境是土地,这个地方兼带地,他的所缘境是人,为人来搬东西。这个地方有一种以布施来广结善缘的意思。这当中有一点因缘的变化,看下一段。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这个毗舍浮佛对持地比丘的影响相当的大。毗舍浮佛就是庄严劫的第一千尊佛,这尊佛出世的时候,整个世界是“世多饥荒”。当时五谷欠收,我作为一个荷负物品的人,替人家搬东西的,不管是远是近,我搬完东西只收一钱。

为什么收一钱呢?因为当时饥荒。我本来是不收钱的,但是因为饥荒,乞食困难,所以为了维持生计,就勉强收一钱。这当中或者有马车牛车被陷在污泥当中,我以我广大的神力,我的力量很大,因为过去生的福德招感(你看他多生多劫都是为人家搬东西,或者是整理土地,所以他福德大,力量也特别大),我就为他推车轮,来拔除众生心中的苦恼。到这个地方,他主要是在修学福德的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成为富翁

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佛教词典】十六观门

(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

【佛教词典】本际

(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原文】 梦中忽忆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犹可为...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欲求长生,莫如净土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

大安法师: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问: 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