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宏海法师  2020/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知道是否在佛经中有根据?印祖讲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是阿弥陀佛的辅佐,从凡夫的角度看,是二不是一。希望法师给我们讲解基本的教义教理?

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确实这样讲过。这是方便说,但是,方便即真实,也要往真实上会。那么我当时说这个法的因缘是这样的:我们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那他要怎么体现呢?就体现在净土法门并不仅仅是往生度死的法门,他跟药师佛琉璃世界的法门一样,也有救济现生的作用。用什么来济生呢?就是以观世音菩萨作为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的代表和化身来实现。

如果说从相上而言,好像经典里面没有直接这么提过。但是从根本体性上来讲,也不妨可以这么理解。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就在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上首弟子。那么他到娑婆世界来寻声救苦,就可以说是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的一个代表和化身。

比如《观无量寿佛经》讲到“下品上生”的时候说,往生的人造了恶业,临终有智者教他合十念佛,通过称念佛名,消除重罪。这时候,阿弥陀佛会派“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也就是说西方三圣化现到娑婆世界来接引众生。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派遣到娑婆世界的化身。

经里面还说,“诸佛菩萨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如果你能悟到这个法,就能够理解,观世音菩萨完全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不仅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当我们念佛忆佛的时候,我们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从本从末,也有教眼,可以作为根据。

当然,从抽象表法上来讲,我们这样说的用意,是希望大家能够对净土法门有全面深度的领悟,在济生度死的各个层面,都能对这个法门普度众生的特色,生起圆满无碍的信心。

如果从这位同修提问的角度看,我算是有所发挥。但是我们不妨在讲法的时候,契入佛经的法义,然后举一反三,既可以如理如法的称性发挥,又可以在发挥的缘起上不违背称性的理。这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信愿行。这样就可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

【佛教词典】修罗战

(杂语)阿修罗王与忉利天之帝释战斗也。修罗有美女,...

【佛教词典】一段事

(术语)谓本体上之姿。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坏以后...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推荐】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

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内短期受...

鬼神病的治病方法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

袁宏道以神力摄引弟弟神游净土

明朝的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是湖北公安人。他...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回向的意义

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

正思惟与邪思惟

【原文】 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