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2013/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在山中巡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起了争执。

甲侍者说:“这叫香樟,有三十年了吧!长得很快啊!”

乙侍者说:“不是!这叫牛樟,顶多只有三十年左右。”

甲侍者又说;“这个香味,一闻就知道是香樟。”

乙侍者则说:“牛樟也有香味啊!”就这样,两个侍者你一言我一句,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争论不下之时,甲侍者调过头来,询问日照禅师:“老师,这棵树是您种的,您说,这棵树是香樟吧!”

日照禅师说:“我耳朵聋了,听不到你讲话。”

乙侍者也问:“我们山上有许多牛樟,不都是您种的吗?”

日照禅师答:“我眼睛瞎了,等看得到的时候再告诉你吧!”

侍者觉得自讨没趣,不解一向耳聪目明的老师,怎么会忽然说他耳聋眼瞎了呢?

二人正面面相觑,日照禅师又喃喃地说了一句:“一切随它去吧!”

两名侍者为了名称的不同纷争不已,到最后还要请老师来判决。本来,香樟也好,牛樟也好,树都有个名字,但是一计较、一争执,这棵本来很平静的树就不免暗暗叫苦 ——为了它,世间有了纠纷。

其实,世间万物本来都没有纠纷,各有各的世界,但是由于人的固执,经过如此相争,世界便不能再得到安宁。无聊的争执只会扰乱世界,人要放弃固执,不如跟随日照禅师的一句话:“一切随它去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不食人间烟火的风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苦尽甘来成正果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

【佛教词典】非实语

【非实语】 p0712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非实语者:...

【佛教词典】华严经问答

凡二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问答。收于大正藏第四十...

不净观如何修

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强调计数念佛

问: 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

救释迦族人的摩诃男

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