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净界法师  2021/0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以知法佛本性常故。”因为你知道三宝的功德是你本性具足的,佛陀的无量功德庄严——这个“法”指的是涅槃——这种涅槃的寂静乐,佛陀的菩提觉法乐,菩提、涅槃两种功德,你本来就具足的。

只是我们以前向外攀缘,就像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的,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家里面有很多的珍宝,但他就喜欢去外面做乞丐,不喜欢在家里安住,一念妄动,所以弄得轮回生死。你要能够回光返照,那就是涅槃寂静。所以,生命有两个方向,向外就是轮回,向内就是涅槃。

你能够知道所谓的涅槃、所谓的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间,有这种真实的智慧来熏习你的内心,产生这样的业种善根,产生清净的信心乃至于产生坚定的愿力,那么你自然能够生生世世不断地增上,也就不再堕落到三恶道了。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佛在世时有一个释提桓因,他是大福报,有很多宫殿。有一天,他五衰相现。天人福报将尽会出现五种相貌:第一个,衣衫垢秽,他的衣服开始有污垢。第二个,头上花萎。他头上的花冠枯萎了,没有那么鲜艳了。第三个,身体发臭。他有臭味出现了。第四个,腋下出汗。他身体开始流汗。第五个,不乐本座。天人都是有座位的,他已经坐不住了,躁动不安。那么释提桓因五种相状出现,他知道自己即将死亡,而且要投生到一个乡村里面做一头猪,所以他非常恐怖。

这个帝释就找很多天王求助。找到大梵天,大梵天说,我没有让你避免死亡的方法,没办法。所以释提桓因就忧愁苦恼。

这时一个有智慧的大臣说:“大王,我有办法让你能够免除死亡。”释提桓因说:“你有办法吗?”他说:“我绝对有办法。”释提桓因说:“那你有什么条件?”他说:“我把方法告诉你,你把乾闼婆的女儿嫁给我。”乾闼婆就是释提桓因的乐神。释提桓因说:“你如果能告诉我一个正确的方法,不要说乾闼婆的女儿,我把阿修罗王的女儿嫁给你。”

诸位知道,阿修罗叫非天,他有天的福报,但是他瞋心重,没有天的福德。阿修罗男众很丑,女众很美貌。这个大臣说:“好,一言为定。”释提桓因说:“你有什么方法呢?”他说:“你现在只有一个方法,你要找佛陀皈依。我以前曾经听人家跟我传一个法,你要能够皈依,就免除一切障碍。”

释提桓因就相信了。这时他已经快死亡了,他马上以神通力,飞到精舍去找佛陀。佛陀当时并没有给他皈依。释提桓因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天人的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要面临死亡,这死亡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佛陀说:“因为天人有烦恼,这烦恼就障碍他的安乐。”释提桓因说:“那天人有什么烦恼呢?”“天人的瞋心比较淡薄,但是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他得到快乐就贪着,得不到的别人得到,他就嫉妒,所以天人还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

释提桓因说:“天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贪欲跟嫉妒的烦恼?”佛陀说:“因为他攀缘,活在表层意识,老是想要向外攀缘,老是活在感觉,你用感觉来主导内心,不是用智慧来主导。”释提桓因说:“那怎么断攀缘呢?”

佛陀讲到重点了,他说:“你要忆念本性清净法身,你要忆念法身常住。”这个天人有大善根,他听说忆念清净法身、法身常住以后,起大欢喜,就咒愿:愿我生生世世能够依止清净法性而证得无上菩提。他念完以后就向佛陀拜下去,这时他的生命刚好结束,神识依止他过去的业力就投生到乡村一头母猪的肚子里。一念的反转,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一念的大乘善根生起,那头猪就受不了。

他一投胎以后,那头母猪就像发疯一样到处跑,把女主人装水的罐子撞破了。女主人一生气,拿棒子就打这头猪,把它打流胎,打死了。释提桓因又投胎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做天人。

这就是佛陀说的一念回光返照,改变命运。诸位!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可以改变?为什么业力可以改变?这个问题在《大乘起信论》有人问,当然这个地方也牵涉到净土宗的带业往生,为什么能够带业往生?他造了五逆十恶为什么带业往生?因为业力是虚妄的,那就是一念攀缘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妄心攀缘妄境,所以它只是清净心的表层的一个影像,它本来就没有,达妄本空。

诸位!如果你要追求临终的正念,你要不断地忆念你的清净本性,这很重要!我们一再讲过,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站在本来就有妄想,妄想是真实的,你跟它拼了,你就完了。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所以,你不能站在表层意识跟妄想对抗,你要回到你的深层意识,你要把心带回家,从家的角度来跟妄想对抗,妄想就不是你的对手,因为真能破妄。但是你要活在表层意识来跟妄想对抗,你就糟了;站在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你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很重要。

你要彻底改变生命,就要知道:你本来是没有妄想,那些妄想是后来有的,是如梦如幻的。所以经典上说,你能够通达空性,知道你的本性清净,会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第二个,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说,即便你一时的冲动还会造罪业,但是这个罪业力量薄弱了,你会产生自我反省了。因为你造罪业时,有人不同意,就有人说,我反对!这就是你的善根反对你了,它开始对治你了。除非你没有真懂你的自性本来清净。没有真懂,那就算了,你仍活在表层;如果真懂,你在造恶时,你会发现有一个力量开始在骂你,你两种力量,真妄交攻。恭喜你!这个在佛法叫增上惭愧心生起了。

所以你能够懂得你的本性是清净的,造业是不应该的,是虚妄的,这时你的造业势力薄弱了,这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

第二个,即便你因为过去的业力到三恶道去,你在三恶道也待不久,“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所以,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已经产生很大的反转。就好像经典上说的,有人受持三皈依,在弥勒菩萨三会说法的初会就能够解脱了,因为你在释迦牟尼佛时受三皈依,你就生生世世能够遇到三宝,到了弥勒菩萨的时候,你的善根就成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种地狱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注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佛教词典】住后边身

【住后边身】 p066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七页云:...

【佛教词典】灰人

即聚灰为人之形。系指难婚之女子为求成婚,所祭拜之偶...

临终助念要避免「瞎张罗」

临终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办,要按印祖撰述的《临终...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真为生死来学佛

我们学佛是为什么?是真为生死来学佛。对于佛教徒来说...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善恶以什么为标准

佛说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