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蕅益大师  2021/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或父母师长,或子孙眷属,无量缠绕,阻断良缘,空具信慕,莫遂雅怀。

及至得无障难者,反或信慕浮浅,衣衫不整,触手捉经,如措大对举业相似。又复惟记名言,专喜贴句,依文解义,甘为三世佛冤,钓利沽名,永背一乘出要。不惟入宝山而空手便回,正恐失袈裟而万劫难复。好因缘是恶因缘,此之谓也,岂不痛哉?

然翻手覆手,本无二手,切勿因噎废饭,便谓离了讲社,方可修行。须知如来说教,诸祖弘经,并是开众生眼目,作劫浊津梁。若不向此中著眼,便是盲修瞎炼。

今欲不犯末世恶习,不负往因现缘,第一要信得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本无差别,不生退怯。第二要仰企诸佛,惭愧己灵,句句会归自身,不可说食数宝。第三要虚心乐善,凡同会中稍有长者,皆师之友之。第四要悲愍一切,凡相知者,可以此意相儆,不惜苦口。第五要恕人厚己,凡同会中有不如法者,生哀怜心,勿见其过。

应识破近时学者,有二大病:一者见他人放逸,生随流心;二者见他放逸,生憍慢心。虽清浊稍殊,增长生死则一,甚可惧也!

惟贤契品格淳厚,机缘顺适,诚夙有灵苗,方堪如此。自利利他,不卜可知,聊尽刍荛以益明圣耳。水林德輶诸公并社中同心者,皆可以此柬似之;余不同调者,则不必增其障嫉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从本来面目来发动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不可思议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一口祖先留下来的古钟,这个钟特...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

大安法师:「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问: 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诸法实相是从...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

莲花之友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

素食准妈妈的饮食建议

素食主义的准妈妈增多,但为了满足孕期所需,光靠素食...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佛教词典】等随观色乃至识皆空无我

【等随观色乃至识皆空无我】 p112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

【佛教词典】观音净土

(界名)谓之补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佛教素食漫谈

随着因气候变迁而不断引发的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当今...

证严法师:散播爱心聚福业

佛陀说:人生无常,国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灾、人祸,...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怎么看待生病这件事

你说生病好不好,当然不好,对不对?没有一个人愿意生...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 在广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