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净界法师  2021/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发心、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里面都没有牵涉到任何的行动,就是还没有行动。佛法说,就是打开你的眼睛,先有目标,发心就是设定目标。

第二个正见,就是作好智慧的观察。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要反应太快,记得!在反应之前先想想佛法的道理。

学佛,你要进步,真的你反应要慢一点,因为你的直觉都是习气,你的直觉都是错的,而且大部分都会让你后悔。我们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才会流转生死。所以在佛法的角度,在菩萨戒,第一念的差错不怪你,菩萨戒第一个直觉上的烦恼不怪你,第一个念头起烦恼不怪你。但是第二念,你的光明没有观照,这个就是你的问题——你懈怠了。

因为直觉性的犯错不能怪你,这你没有办法控制,但是第二念以后你没有对治,表示你没有做好心地法门。所以,佛法是从第二念开始对治的,我们没办法做到第一念就控制,第一念一定是你的习气。

发心和正见这两科是理观,把你的基础打好。然后修行,就是付出行动,个人选择你喜欢修什么法门。这个基础打好了,你喜欢盖一个茅棚或者盖一个豪宅都可以,就看你的人生规划,看你的时间长短。

所以,这个“修”是有选择性的,但是“发心”跟“正见”是共同科目,你要好好学习。这两科你要学会了,从今以后,你就知道怎么样面对人生了,你的态度不一样了,而这两科也是成败的关键。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情,就是说,其实我们无量劫来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也做了很多事情,看看我们的过去,我们做过很多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样的轮回生死呢?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理观的智慧,所以我们所有的善业都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不能达到波罗蜜,我们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所以你不要小看前面两科的心理建设,发心跟正见这两科,是所有的基本功。这两个基本功建立起来,你修六波罗蜜,修六度法门,每一个法门都变成波罗蜜。你建立了这个基础,提起佛号叫作临终正念。前面两科是重点,发心跟正见,观照力跟誓愿力,这个理观太重要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

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佛教词典】波斯匿王

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作钵逻...

【佛教词典】琰魔使

琰魔王的鬼卒。穷凶极恶的人,琰魔王就差遣这种鬼卒去...

佛教徒的名利观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

皈依会不会有副作用

问: 假如带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这小孩以后长成...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佛教故事系列

王子公主的故事 躲在暗室里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