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到弥陀的功德摄受以后有两个好处

净界法师  2024/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得到弥陀的功德摄受以后有两个好处

明光义 ─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明寿义 ─ 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当我们得到弥陀的功德摄受以后,有两个好处。就是,当我们安住一念心性,然后带动一句佛号,这个时候我们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因为阿弥陀佛的这个名号是“无量光义”,他显现出来是一种空间的无量,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神足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见阿弥陀佛,又同时能够见十方诸佛;能够自度,又能够到他方世界普度一切。为什么?为什么当我们安住一念心性,同时我们忆念佛号的时候,得到名号功德的加持而往生?那为什么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能够空间无障碍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来就有“无量光义”。阿弥陀佛把这个空间的无障碍的功德已经修了很久了,他加持在这个佛号上,我们忆念他的名号,就能得到他的加持的。

第二个,加持力来自于寿命的无量。前面是空间无障碍,这个讲时间的无障碍。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民能够当生成就一生补处,因为他寿命太久了。你不管怎么懈怠,你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期生命足够你修到等觉菩萨,你决定到此成就等觉菩萨,而中间没有经过死亡的阶段。所以,当我们透过真如理观,安住一念心性接受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我们未来有两种功德:一个叫做无量光,一个叫无量寿。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这句话很重要,这是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核心思想。请看结劝。

这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弥陀要解》让印光大师赞叹即使“古佛再来,重注此经,亦不高出此矣”。因为蕅益大师强调这个概念,说:离开一念心性,你很难去开显阿弥陀佛的功德;而离开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也很难彻证本具的一念心性。“愿深思之,愿深思之!”就是你要好好想一想,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这到底存在什么微妙的关系!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到底什么关系?它们是一种互通的关系。

我们净土宗有一个很大的盲点,我们没有一个人重视能念的心。你去问净土宗的人,你问十个,九个会回答说:“我不管我心怎么样向外攀缘,反正阿弥陀佛你一定要救拔我,不管我起颠倒,不管我怎么回事。”所以我们净土宗把阿弥陀佛定位作什么?他是有主宰性的!那就跟上帝思想一样了。就是作为上帝不管众生的内心怎么回事,他一定可以救拔你。那你这种净土宗的思想,是违背佛教的诸法因缘生的法则。

诸位!诸法因缘生是通十法界的。凡夫法界,是诸法因缘生;佛菩萨法界,也是诸法因缘生。没有例外!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所以你这种净土思想是有问题的。如果这样子,佛陀是无条件可以救拔你,如果佛陀不需要任何因缘就可以救拔你,那你怎么解释,那么多人念佛,为什么临终有人没有往生呢?说佛陀他有本事,即便你起颠倒了也没事,佛陀进入你的心中,把你的颠倒化解掉,主动把你带走。有这回事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

法界最可靠的保险

我曾把在香港办理的缴费11年的保险退了,为的是得到四...

全民素食的5个理由

当前,全球气候暖化所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已威胁到了方...

【佛教词典】波毗吠伽

(人名)梵语。清辩论师之梵名也,专精诵持,志见慈氏...

【佛教词典】九尊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